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周报】金融风险周报 2025年第33期
一、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8月14日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将于8月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当月分别有4000亿元3个月期和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8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后,又将在15日开展5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这意味着,截至15日,中国人民银行8月超额续作买断式逆回购合计3000亿元。业内分析师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有助于注入中期流动性,释放了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新华社新媒体) 二、将消费贷贴息政策纳入监管 防范贴息资金套取挪用风险 8月1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督促贷款经办机构按照财政部规定和要求,做好贷款贴息资金的测算、审核、申请工作。郭武平说,经办机构需对贴息数据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负责,金融监管总局将督促贷款经办机构总部建立健全内部核查和处理机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时,指导各金融监管局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执行情况纳入日常持续监管,配合财政部门对贷款经办机构贴息资金的申请、拨付、清算等情况开展核查。郭武平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引导经办银行严格按照行业管理部门审核检查结果申领贴息资金,并动态跟踪贷款流向,加强资金用途管控,确保资金合规和有效使用。同时,将指导各金融监管局加强日常监管,配合地方财政部门强化业务指导,督促经办银行加强贷款管理,防范贴息资金套取挪用风险。(新华网客户端) 三、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新规征求意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5日。《征求意见稿》核心是要求金融机构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在建立业务关系、提供规定金额以上一次性金融服务等场景下,必须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包括识别并核实客户及受益所有人身份、了解交易目的与性质、持续关注客户风险状况等。为提升风险管理精准性,《征求意见稿》提出根据客户风险等级采取差异化措施。对于洗钱或恐怖融资风险较高的情形,如客户为外国政要、来自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等,金融机构需采取强化尽职调查,包括实地查访了解经营状况、加强交易监测、获取高级管理层批准等;对于低风险客户,如党政机关、上市公司等,可简化调查流程,如延长定期审查周期,但不得豁免基本身份识别义务。(新浪财经) 四、总罚金680万 多家消金公司年内被罚 当消费金融行业还在讨论10月执行的“助贷新规”中“24%(年化利率)+会员权益”模式是否可行时,记者注意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体系已强化了对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简称消金公司)的日常合规性监管。截至8月2日,记者汇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体系行政处罚决定书看到,进入2025年以来,国内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已有 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即蚂蚁消金)、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即阳光消金)、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即宁银消金)及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即海尔消金)4家机构因出现违规事项、领到罚单。罚金总额(包括个人罚单)已至680万元。整体而言,从违规事项上看,贷后及合作管理领域,成为2025年内消金公司出现违规事项的“重灾区”,这两类违规行为的占比合计已超过三成。值得关注的是,催收环节仍是消金公司获罚的一大重点领域。蚂蚁消金与海尔消金分别于3月和7月,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或催收行为不当而受到行政处罚。(新京报) 五、路劲4.35亿美元债违约 暂停支付所有离岸债务 随着一纸暂停支付离岸相关债务公告的发布,一家老牌港资房企官宣违约。8月14日,香港开发商路劲基建(01098.HK)发布内幕消息公告,宣布暂停支付所有离岸银行债务、票据及永续证券的所有到期应付本金及利息。这一决定标志着这家拥有31年历史的“香港公路王”,债务违约。公告显示,路劲离岸债务总额约15.1亿美元,到期未付利息约2262万美元,另有8.905亿美元永续证券及5646万美元递延分派。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违约,一定程度是房地产市场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此前已有70余家房企发生了债务违约。在企业层面,房地产市场持续深度调整情况下,若房企没有改变发展逻辑,仍然沿用过去思路,很容易导致经营困难。(财联社)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