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周报】每周监管资讯 2025年第24期
一、监管动态
(一)证监会将修订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
证监会20日就《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规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通过优化业务发展加分指标支持中小证券机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提出“打大打恶”导向,切实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并鼓励证券公司申请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或开展先行赔付,更好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人民网北京)
点评 《规定》在总结既往分类评价经验的基础上,还明确了证券公司完成重大风险化解处置等特殊问题的处理规则;落实穿透式监管,补充对证券公司股东行为监管的扣分标准;结合监管实际,对债券交易风险管控、资管业务风险管控等项目的扣分标准进行优化调整等。 (二)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举办跨境支付通启动仪式 6月20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举办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以下简称跨境支付通)启动仪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灵桂,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出席并致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主持。 跨境支付通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发展和便利民生、推动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又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内地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直接连接,在遵守两地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支持参与机构为两地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支付服务。跨境支付通将于2025年6月22日上线运行。跨境支付通的推出,有利于提升两地跨境支付效率和服务水平,便利两地经贸活动和人员往来,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人民银行) 点评 中国人民银行将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加强监管合作,保障跨境支付通平稳有序运行。会同两地快速支付系统运营机构和各参与机构,根据跨境支付通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推动我国跨境支付体系高质量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发布《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货币经纪公司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办法》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是优化调整行政许可事项。适度提高货币经纪公司注册资本金要求,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优化出资人准入资质条件,精简部分行政许可操作程序条款。二是适度延展经营业务范围。允许货币经纪公司为金融机构之间货币、债券、外汇、黄金、衍生品等市场交易提供撮合服务。明确货币经纪公司可以依法合规利用经纪业务过程中汇集的市场行情数据,向客户提供数据信息服务。三是细化业务经营规则。明确经纪业务品种的准入要求以及经纪服务对象范围。强化业务全流程管理,明确尽职调查、交易确认、匿名撮合、留痕管理等业务环节的监管要求。规范服务收费管理,确保收费质价相符。四是进一步强化风险监管。加强公司治理监管,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关联交易管理、薪酬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坚持以风险为本,明确操作风险、合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数据安全管理、外包管理等监管要求。五是加强经纪行为监管。要求货币经纪公司健全经纪人管理机制,加强对可疑交易、通讯工具、经纪业务场所、经纪人员档案等管理,防范道德风险。明确经纪业务中的禁止性事项,防止损害客户合法权益以及扰乱市场秩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点评 《办法》修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金融监管、防控金融风险、坚守机构定位的重要举措。金融监管总局将全面加强机构监管、功能监管、行为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引领货币经纪公司坚守功能定位,促进提高金融市场交易质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观点聚焦 吴晓求:以制度引领价值重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吴晓求近日表示,维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不可能仅靠规模与惯性,必须以制度文明为根基,打造支撑现代化强国的制度体系。具体而言,中国经济必须构建三大战略性支点:一是加快完善法治化市场经济体系,在产权保护、公平竞争、信用治理等领域实现机制性突破;是在内需体系上,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增强社会保障能力、稳定消费预期,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核心的稳定消费结构;三是在开放方面,推进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主动参与构建2.0版全球贸易规则,特别是在突破发达国家市场壁垒方面主动作为。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田轩:“卷”利率不可持续 当前经济形势下,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然而,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消费能力受限等问题制约市场活力,金融支持由此成为破局关键。通过提供消费信贷、创新消费金融产品等举措,金融能够缓解居民流动性约束,释放消费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项提振消费的金融政策中,信贷政策成为主要手段。随着各项信贷支持政策出台,金融机构一度掀起了消费贷价格战。叠加各类红包、补贴,贷款利率一路从“3”字头降至“2”字头。基于对银行稳健经营和消费者过度贷款的担忧,“卷”利率被监管叫停。 “信贷政策在提振消费方面的确发挥着主要作用,不过‘卷’利率并不是可持续之策。除了利率,金融机构还可以‘卷’产品与服务。”田轩指出。 (北京商报)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