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周报】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36期​
Home > SeriesReport > 【周报】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36期​

【周报】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36期​

2024年09月18日

一、监管动态

(一)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编码规则》金融行业标准

中国证监会13日发布消息称,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编码规则》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据介绍,《证券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编码规则》金融行业标准规定了证券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编码的基本原则、编码方法、编码单元及注册服务等要求,并提供了信息披露文件的基础元数据表。标准的发布实施,为证券发行人信息披露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文件编码方案,有利于降低行业信息利用成本,促进信息高效联通和开发利用,为构建高质量数字化信息披露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中国新闻网)

点评

证监会发布《证券发行人信息披露文件编码规则》金融行业标准是推进资本市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具体表现。可预期,证监会将继续着力做好基础标准制定工作,促进通用基础领域标准研制,不断夯实科技监管基础。

(二)证监会谈普华永道案:希望中介机构引以为戒

近日,证监会依法对普华永道恒大地产年报及债券发行审计工作未勤勉尽责案作出行政处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没收普华永道案涉期间全部业务收入2774万元(人民币,下同),并处以顶格罚款2.97亿元,合计罚没3.25亿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普华永道一方面未勤勉尽责,未正确判断2019年、2020年度恒大地产总体收入确认的实际情况,未对恒大地产财务数据异常情况保持合理职业怀疑,未有效识别恒大地产大金额、高比例的财务造假,甚至对恒大地产财务造假迹象和动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一方面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为5次债券发行出具保证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的声明,属于所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的情形。

(中新社)

点评

普华永道上述行为,不只是简单的审计失职、失效行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掩盖甚至纵容了恒大地产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公司债券,严重侵蚀法律和诚信基础,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破坏市场信心,依法应予严惩。证监会坚持依法办案,严格履行程序,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既从严从重处罚,又做到过罚相当。

(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通知》

为引导金融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以下简称非银机构)更好发挥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金融功能,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通知》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和加大监管政策支持三个方面,鼓励非银机构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领域,赋能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

(环球网)

点评

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非银机构做好《通知》的贯彻落实,引导非银机构根据国家重大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领域,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能力。

二、观点聚焦

(一)吴晓求:注册制的前提是严刑峻法

9月12日,在中国资本市场闭门研讨会(北京站)上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表示:从大的宏观环境来看,完善法制和不断推进改革开发,是中国资本市场向上的内生力量。IPO的改革势在必行,注册制的完善势在必行。对违规违法者严刑峻法,严刑峻法的成本不能由中小投资者来承担。

(每日经济新闻)

(二)郑联盛:以数字金融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高级研究员郑联盛近日撰文指出,目前,上海在数字金融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与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和金融科技创新趋势相比,其在数字金融集群、发展体制机制、科技创新、金融开放、数字金融人才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以金融强国为根本遵循,在国家层面构建更加完善且适应数字金融发展的监管框架、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加快发展金融科技、加强对数字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着力打造上海数字金融发展新的竞争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