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33期​
Home > SeriesReport >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33期​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33期​

2024年08月27日

一、监管动态

(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起草了《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共五章六十五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总则。明确《办法》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基本原则、相关定义和监管主体等。二是合规管理职责。分三节分别明确了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首席合规官及合规官的设置与职责,以及合规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分工。要求金融机构在总部设置首席合规官,在省级(计划单列市)分支机构或者一级分支机构设置合规官。充分发挥首席合规官、合规官在合规管理体系中上下传导、左右协调、内外沟通的核心功能,统筹推进合规管理工作。强化业务条线的主体责任、合规部门的管理责任和内部审计的监督责任,做到有机统筹、有效衔接。三是合规管理保障。完善首席合规官及合规官、合规管理部门及人员履职的相应保障措施。要求金融机构为合规管理部门配备充足、专业的合规管理人员,通过合规人员的专业性提升合规管理的有效性。明确首席合规官及合规官的参会权、知情权、调查权、询问权、建议权、预警提示权等履职保障。四是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明确相关行政处罚及其他监管措施,对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首席合规官及合规官等未能有效实施合规管理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追责,加大惩戒力度。五是附则。明确《办法》施行日期及过渡期等事项。

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认真研究各方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法》并适时发布实施,督促指导金融机构全面提升合规经营能力,确保经营管理和员工履职行为在依法合规轨道上稳步推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点评

合规管理是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办法》的发布,有利于加快推动金融机构健全完善合规经营体系,夯实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基础,让机构更好应对复杂经营环境,有效防范潜在风险,促进金融机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二)中美金融工作组举行第五次会议

日前,中美金融工作组在上海举行第五次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奈曼共同主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部门参会。

双方就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中美经济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监管、证券与资本市场、跨境支付和数据、国际金融治理、金融科技、可持续金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以及其他双方关心的金融政策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会议听取了技术专家组的汇报,包括各自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处置机制、金融机构运营韧性、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以及跨境交付金融服务监管等。双方还举行了中美金融工作组框架下首次金融机构圆桌会,与会中美金融机构聚焦可持续金融,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做法,并就潜在的合作机遇交流了看法。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中国人民银行与美财政部就在中美金融工作组框架下加强中美金融稳定合作签署了换文,互换了金融稳定联络人名单,旨在出现金融压力事件和金融机构运营风险时,双方金融管理部门能够保持及时、畅通的联络渠道,减少不确定性。这些举措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全球经济,是中国主动有为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为全球提供金融稳定这一公共品的充分体现。

(三)两部门发布《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

8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意见》是中央层面首次专门就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出台政策文件。

《意见》提出,要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科学确定市场准入规则,合理设定市场禁入和许可准入事项,明确市场准入管理措施调整程序,加强内外资准入政策协同联动,有序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加大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力度。

(新华社)

点评

市场准入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之一,是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关键。《意见》的发布实施,有利于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加快形成适应新领域新业态准入发展的新型监管模式。

二、观点聚焦

(一)潘功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在“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是在宏观层面把握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风险防范之间的动态平衡。二是切实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加强监管协同,形成监管合力。三是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四是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加快金融稳定相关立法,推进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人民日报)

(二)IMF:预计中国2024年经济增速为5%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尽管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但中国经济持续复苏,预计今年经济增速为5%,在2025年为4.5%。

IMF在官网发布的中国2024年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中提到,中国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5.3%,私人部门消费快速反弹,增速达9%,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私人部门投资基本持平,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抵消了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中国通胀下行压力持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小幅反弹至正区间。净出口有所回升,重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

IMF认为,中国近年来推动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引导房企适应逐渐下降的住房市场需求,这些措施对于房地产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应当继续实施。

IMF表示,在当前低通胀和负产出缺口持续的情况下,中国央行进一步适度降息将有助于支持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复苏。展望未来,预计经济增速将大致符合中国政府2024年的目标,而随着产出缺口缩小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减弱,预计通胀将逐渐回升。

(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