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16期
Home > SeriesReport >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16期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16期

2024年04月29日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4年征信工作会议

2024年4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4年征信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总结2023年征信工作,分析研究当前形势与任务,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青松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条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行党委工作要求,锚定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央行基础征信服务质效,逐步完善多层次征信体系,全面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接入机构、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稳步推进跨境征信合作,有序开展征信宣传维权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

点评

征信工作会议的召开,有助于深化对征信工作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以征信为民为价值取向,全面谋划现代化征信体系建设路径,巩固提升央行基础征信地位,夯实服务实体经济主渠道作用。

(二)证监会:延长发行监管岗位和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禁止期

证监会26日就《证监会系统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监管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见。

《离职人员监管规定》包含了此前2021年出台的《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2号》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新增三方面规定:一是进一步加强重点人员管理。延长发行监管岗位和会管干部离职人员入股拟上市企业禁止期,从离职后3年拉长至10年。二是扩大离职人员监管范围。将从严审核的范围从离职人员本人扩大至离职人员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三是提出更高核查要求。中介机构要对离职人员投资背景、资金来源、价格公平性、清理真实性等做充分核查,证监会对有关工作核查复核。

(证监会)

点评

证监会将继续严把入口关,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协作,发现违法违纪线索的坚决移交有关部门处理,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发行监管秩序。

(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在《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简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相关事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1〕18号)基础上,优化部分办理要求,以进一步提升存款继承便利度,便利群众办理小额存款继承。

《通知》实施后,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简化提取的账户限额统一提高至5万元。考虑地区和机构差异,农村中小银行可以在2025年底前逐步提高限额至5万元。同时,将银行业金融机构黄金积存产品以及代理销售的国债、理财产品纳入简化提取范围。《通知》还对第一顺序继承人查询已故存款人账户交易明细以及提取丧葬费、抚恤金作出了规定。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点评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关注《通知》实施情况,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保障存款安全和继承人合法权益。

二、观点聚焦

(一)张明:如何更好地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建议,在2024年以及之后几年内,为更好地保持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笔者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第一,实施更大力度的反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以尽快改变总需求不足的现状,消除负向产出缺口,让中国经济增速尽快回归5-5.5%左右的潜在增速;第二,加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力度,以增强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的信心;第三,加大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力度,增强外国投资者投资于中国的信心,尽快迎来外商直接投资的新一轮增长;第四,中国主权投资者与私人投资者应调整海外资产的配置结构,更好把握收益与安全的平衡,以提升中国海外投资回报率,改变中国海外投资净收益持续为负的局面。

(中国外汇)

(二)鲁政委:有效防范应对金融风险的关键对策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80期)上发言指出,有效防范风险主要有三大对策。一是合理管理杠杆水平。在风险发生前,系统性风险主要和杠杆水平有关,所以关键是对杠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杠杆不仅仅是指财务报表上的资产负债率,还包括久期和信用风险承担的问题。如果没有杠杆就没有金融,但如果杠杆太高就会发生风险,维持适度水平的杠杆有助于安全且有效的金融运作。所以,要避免资产负债率过高和过度拉长久期,以及降低流动性转换方面的风险。二是及时救助与协调效率。风险发生后,及时救助至关重要。要避免救助过程中的议而不决,所以,需要在事前就把行事规则确定下来,以便于提高协调效率。这种行事规则应该是一种激励相容的安排,既能够避免危机的迅速扩散,又能够有效遏制道德风险。三是建立早期纠正机制。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全球许多经济体的农村金融出现周期性不良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独立的外部审计机制,从而缺乏早期的纠正机制。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