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金融风险周报 2024年第17期
一、“跨境理财通2.0”首份成绩单出炉 相关风险需知晓
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公布了“跨境理财通2.0”推出后的首份成绩单。综合来看,3月,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新增2.4万人,环比增长了9.16倍,创下单月新开户人数新高。其中,内地客激增2.3万人,环比增长近12倍。2月26日,新版“跨境理财通”正式实施。相比过去的1.0版,新版“跨境理财通”不仅降低了投资者准入条件、提高了个人投资者额度,同时还拓宽了业务试点范围,更好满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投资需求。截至2024年3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9.77万人,包括港澳投资者4.74万人,内地投资者5.03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6.98万笔,金额达283.89亿元。最后,要提示一下风险。据了解,香港定期存款虽“香”,但是如果提前支取,不仅没有利息,还要交罚息。以中银香港为例,若酌情允许客户在到期前提取有关定期存款,客户将不获得任何利息,并且需要缴付手续费,最低手续费为港币200元。(中国基金报)
二、政府债供给节奏提速 助力缓释债市利率风险
4月23日晚间,人民银行再度提示长期国债利率风险。央行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近期长期限国债收益率继续下行、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等问题作了详细回应。4月24日开盘,市场也“心领神会”,中长期国债的各期限品种收益率均出现明显的上行。值得注意的是,4月以来,央行已多次就债市收益率下行过快问题向市场“喊话”。从月初提出“在经济回升过程中,也要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到央行与3家政策性银行座谈讨论长期限利率债市场形势,再到此次接受采访,央行想向市场传递的核心观点是:当前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已经偏离基本面,不能有效地反映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预期;而之所以偏离基本面,主要是受政府债阶段性供求失衡等因素影响。随着二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启动发行,政府债供给偏弱的情况有望明显缓解,供求关系的再度调整将有利于长期限利率债向基本面回归。长期限债券对利率波动相对敏感,投资者应注意极端行情下的利率回调风险。(证券时报) 三、平安信托7.7亿产品逾期新进展 一审胜诉 记者近日从平安信托投资人提供的《平安信托福宁61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重大事项临时公告》了解到,针对平安信托诉正荣各回购方股权回购案件,平安信托获一审胜诉。公告显示,法院认定本案为股权转让纠纷,判决支持了平安信托的主要诉讼请求:平安信托持有厦门市荣璐置业有限公司70%股权,判决被告正荣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正荣(厦门)置业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向平安信托支付70%股权对应的股权回购款、律师费,并以股权回购款为基数,自2022年2月25日起支付违约金,违约金计算至付清全部股权回购价款之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四、锂矿巨头天齐锂业一季报突然爆雷 深交所火速发函 锂矿巨头,业绩大降。天齐锂业23日晚间公告,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6亿—4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48.75亿元。对于业绩大幅变动,天齐锂业解释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受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公司锂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锂产品毛利大幅下降。二是,跟公司重要的联营公司SQM有关,SQM一季度业绩预计同比大幅下降。对于锂矿巨头的突然爆雷,令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忧。不过,也有投资者看到了新的机会。有市场人士分析称,业绩巨亏虽然是雷,也是机会。头部锂矿公司都开始巨亏了,也就意味着锂价应该到底部了。强周期品种就是这样,高市盈率对应股价的底部,低市盈率对应的是股价的顶部。深交所向天齐锂业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结合主营业务开展情况、产品产销量、产品价格、原材料采购价格、成本费用、减值计提等因素的具体变化情况,量化分析2024年一季度亏损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说明是否存在持续亏损风险等。(券商中国) 五、韩国地产业陷入动荡 影子银行风险引发华尔街集体警惕 韩国知名建筑商Taeyoung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去年底发布了令人震惊的重组公告,凸显出韩国房地产爆发风险的潜在威胁。而此类重组也引发了华尔街对韩国影子银行风险的担忧。去年,韩国主要贷款机构的拖欠率几乎翻了一番,达到6.55%。据花旗经济学家估计,111万亿韩元的项目融资债务已经陷入困境。韩国资本市场研究所的数据则显示,去年韩国影子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额已经增至创纪录的926万亿韩元,为十年前的四倍多。业内人士表示,韩国市场现在面临的问题可能是其他地方可能发生的事情的缩影。影子银行贷款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迅速增长,银行当时为了安全撤回了对高风险项目的贷款,导致规模较小、利润较低的企业转向其它来源。而在2021年韩国央行加息之后,影子银行的风险变得凸出。而韩国也并非是唯一面临融资成本上升挑战的国家。今年前三个月,美国的杠杆贷款违约率高达6%,而欧洲的垃圾债利差则已经扩大到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种种迹象表明,全球地产市场的风险不容小觑。(财联社)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