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9期
Home > SeriesReport >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9期

每周监管资讯 2024年第9期

2024年03月11日

一、监管动态

(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

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力量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弥合数字鸿沟,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意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提出六大任务:一是切实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银行卡支付需求。二是坚持现金兜底定位,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不断提升现金收付和外币兑换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鼓励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合作,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四是更好保障消费者支付选择权,规模以上的大型商圈、旅游景区、文娱场所、酒店、医院等重点场所必须支持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样化支付方式。五是优化开户服务流程,合理实施账户分类分级管理,紧盯重点地区、重点网点、重点业务环节,不断提升账户服务水平。六是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和渠道,持续加强支付服务宣传推广。

《意见》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细化具体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各地区、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切实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普及,深度融入交通、餐饮、购物、医疗、教育等各个民生领域,在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金融普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对银行卡、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形成替代,支付服务包容性有待提升。《意见》对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作出制度性安排,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支撑。

(二)财政部:《2023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

3月7日,财政部发布《2023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介绍,去年强化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研究,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创新完善帮扶举措,实打实支持经营主体纾困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

财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其中新增减税降费约1.57万亿元,办理留抵退税约6500亿元,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等受益最大。全年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新增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1.31万亿元、同比增长8.67%,再担保合作业务的平均担保费率和贷款利率均有所下降,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报告》提到,2024年,有效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等,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中国财政部官网)

点评

《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统筹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三)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零投放零回笼

中国人民银行3月8日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0%。由于今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中国证券网)

点评

由于3月地方债发行或适度加速、信贷投放抬升以及跨季因素扰动,资金利率中枢或有阶段性抬升的压力,且波动和分层或将加大,这也是市场当前曲线形态下的重要扰动因素之一,大幅超预期宽松和下行的概率并不高。在货币和财政配合之下,央行会相应平抑较大幅度的波动。

二、观点聚焦

(一)潘功胜: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 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

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货币政策仍有足够空间。

潘功胜指出,在货币政策的调控中,将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着力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稳定物价,为经济运行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潘功胜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货币政策的相关思路:总量方面,将保持合理增长;价格方面,将继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结构方面,要更加注重提升效能;汇率方面,将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金融新闻网)

二、吴清:资本市场监管重点突出“强”和“严”

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重点回应了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等市场关切的问题。

吴清强调,资本市场监管者要特别关注公平问题,把公开、公平、公正作为最重要的原则。下一步工作将尊重规律、尊重规则。监管重点是突出“强”和“严”。“强”是强本强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必须真诚善待投资者,必须聚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严”是严监严管。证监会将针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等各领域、各主体、各环节,全面检视并加快补齐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

(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