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50期
Home > SeriesReport >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50期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50期

2023年12月11日

一、持续关注地方债务风险化解进展和成效 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

中国银河证券近日研报指出,10月经济指标波动,实体信贷需求偏弱,政府债发力继续带动社融高增。商业银行资本新规正式落地,构建差异化资本监管体系,修订风险加权资产计量规则并设置过渡期,短期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有限,中长期有望更多地引导银行信贷投放聚焦实体融资需求。我们认为当前阶段息差持续大幅下行空间有限,财政发力+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利好银行扩表信用成本改善,基本面预计于四季度见底,银行估值性价比凸显。我们持续关注地方债务风险化解进展和成效,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界面新闻)

二、44家财险公司车险业务承保亏损 监管持续整治险企“拼费用”

临近年底,部分财险公司面临业绩压力。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近期车险市场“拼费用”(以超高手续费等费用争抢市场)的现象比较突出,成为监管部门和保险行业协会持续整治的重点领域。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截至今年10月底,全行业车险综合成本率达98.8%,且在63家经营车险业务的财险公司中,有44家的车险综合成本率超过了100%,意味着这些公司的车险业务承保亏损,亏损比例近七成。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综合费用率较去年年底有所下降,但行业综合费用率仍然超过了25%的上限。同时,综合赔付率持续上升,不过,目前的实际赔付率尚未达到预期赔付率水平(75%)。“整体来看,赔付率持续上涨,综合费用率压降效果不明显,综合成本率持续走高,行业性亏损的压力在加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同险企之间分化明显,大型险企承保盈利较好,但中小险企普遍面临着较大压力。(证券日报)

三、1天开出22张罚单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重磅出手

12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22张罚单,涉及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兴银理财、人保资管、陆家嘴国泰人寿、阳光财险等多家金融机构及其高管人员,罚没金额超过3亿元。其中,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涉及56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违反高管准入管理相关规定”“关联贷款管理不合规”“重大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金融监管总局对中信银行总行罚款15242.5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62.59万元,对分支机构罚款6770万元;罚没合计22475.18万元;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违规通过储蓄柜台销售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无资格人员销售基金产品”等18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3791.879382万元。其中,总行2041.879382万元,分支机构1750万元;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流动资金贷款被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受托支付问题整改不到位”等13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2710.9738万元。其中,总行570.9738万元,分支机构2140万元。(期货日报)

四、防范债市波动风险 央行债券估值业务新规正式出炉

近日,央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进行进一步规范。目前国内债券投资市场存在过于依赖市场成交价格以及单一估值机构进行估值现象,会放大市场波动风险。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办法》从源头上来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估值体系,对市场形成正向引导。此次正式稿基于今年6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基础上,主要对3块表述内容进行优化,如强调估值产品的“可靠性”,并着重强调估值业务管理考核。办法明确了实施起始时间为2024年1月1日。对于此次《办法》发布,央行表示,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有关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估值机构服务水平,完善债券市场定价机制。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债券估值业务管理,完善债券估值体系,深化债券市场功能,不断提升债券市场定价的基准性作用和传导功能,加快打造现代金融市场体系。(财联社)

五、近五分之一英格兰地方政府面临破产风险

英国政府周三列出了一份濒临财政崩溃的地方政府“观察名单”,并承认资金短缺对许多地方议会造成了“重大”压力。根据来自英国地方政府协会的调查,近五分之一的英格兰地方议会领导人表示,由于缺乏政府资金,他们很可能在今年或明年宣布事实上的破产。调查发现,在英格兰的317个地方议会中,有近一半的议会认为他们在2024-25财年里将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确保基本服务的提供。英国地方政府协会此前曾警告称,议会在未来两年将面临40亿英镑的整体资金缺口。它表示,由于英国财政大臣戈夫(Michael Gove)在上个月的秋季声明中没有为议会提供更多资金,因此议会需要大幅削减开支。该机构补充称,在生活成本危机的背景下,议会将面临是否在四月份加税的艰难抉择。自金融危机以来,英国中央政府的实际拨款大幅削减,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社会医疗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商业地产的高风险押注也出现了问题,这些因素都挤压着地方议会的生存空间。(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