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金融风险周报(2023年第47期)
Home > SeriesReport > 金融风险周报(2023年第47期)

金融风险周报(2023年第47期)

2023年11月21日

一、房地产金融和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专访时,回答如何看待房地产金融新政成效时表示:“8月份,我们把存量房的贷款利率调降下来,让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相互协商,调降的幅度平均大概是0.8个百分点。我们也算了一下,5000万户家庭,大概1.5亿人,每年家庭节省的利息支出大概是1700亿。我们觉得这项政策很好,一个是给老百姓减轻了利息的负担,他也不用提前去还款,是金融为民的一个最具体的体现。”针对房地产金融风险问题,潘功胜表示,总体看,房地产金融风险可控。长期看,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较大,可以为房地产市场和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撑。对于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他表示中国政府的债务水平,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债务,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经济发达的一些地区,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是大的,但是这些地方经济的体量大、增长速度好,风险水平总体可控。(央视新闻)

二、可转债“明星券”涌现 须警惕过度炒作风险

10月24日以来,可转债市场开始企稳反弹,不仅涌现不少涨幅惊人的“明星券”,大跌品种也开始出现。10月24日可转债指数触底至今,多只个券涨幅惊人。其中,中富转债大涨115%领跑,雅创转债大涨79%,润达转债的涨幅也超过50%。近期可转债市场之所以表现亮眼,首先缘于可转债低估值、A股市场企稳及题材炒作空间迅速放大。不过,相比明星品种的亮眼表现,可转债市场整体表现一般。10月24日至今,整个市场涨幅中位数仅4%,绝大部分品种并未有高光表现。市场人士提醒,在部分可转债涨幅惊人之际,须警惕过度炒作的风险。可转债仅有6年持有期,同时还有提前赎回机制。一旦触发提前赎回,将被强制转股,可转债也将提前到期。因此,随着时间流逝,可转债定价过高往往存在价格不可逆性,即可转债并不像股票一样可以永续存在,其平均寿命只有3年,无法在经历周期后卷土重来,创出新高。因此,参与估值过高的可转债炒作须谨慎。(上海证券报)

三、中融信托陆续清盘证券类信托 多只产品净值低于1

11月15日,媒体获悉包括“中融-墨砺丰收1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多只产品均发布了信托计划提前结束公告。公告称,由中融信托担任受托人的墨砺丰收1号将于2023年12月20日前提前结束,以实际终止日为准。对于提前结束原因,公告并未透露。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显示,墨砺丰收1号为投资类信托产品,首次登记时间为2021年3月23日,资金运用方式为股票投资。中融信托官网显示,截止23年11月10日,产品净值为0.7744。中融信托方面有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近期会清盘一批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但由于不同产品审批流程不同,各产品的清盘公告发布时间将不一样,投资者收到通知时间应该也不一样。目前其手中就有一批产品正在操作。有专家表示,中融信托的资金池违约直接影响了公司信用,两家信托公司驻场后,情况并未有所好转,各项业务全面受到影响,可赎回业务持续面临赎回压力,证券类产品更是这样,短期难有大的起色,清盘或是最好的选择。(界面新闻)

四、违规直播并荐股 又有券商被出具警示函

随着经纪业务线上+线下双渠道的兴起,合规风控管理的挑战也愈发严峻,特别是来自分支机构的合规问题也越来越多。据记者统计,年内涉营业部的违规罚单已超50张。11月15日晚间,浙江证监局公布多张罚单,财通证券、申港证券、浙商证券均有涉及。其中,申港证券和浙商证券因经纪业务违规遭罚,违规事由涉及无证上岗、违规荐股、代买产品。随着新媒体各网络平台的兴起,直播带货成了一大热词。在经纪业务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也跃跃欲试地加入战场,试图通过这一新渠道展业获客。而对于券商开展网络直播的合规问题,证监会早已有明确规定:一方面,禁止以直播的方式开展投资品种选择、投资组合推介等荐股行为;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直播发表评论时,应当保持客观、专业的态度,主要围绕经济形势分析、市场变化评论、经济数据解读等宏观层面,并秉承合法合规、客观审慎原则。(财联社)

五、风险继续累积 市场担忧美元企业债违约风险

在美国著名家居用品连锁店Bed Bath & Beyond于今年4月申请破产保护后,上周,美国联合办公类企业的始祖WeWork也申请破产保护。这可谓美国企业在长期高利率环境下的缩影。借贷成本的快速上升引发了市场对13万亿美元规模的债务违约的担忧,破产律师的业务尤为活跃。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国企业的总借贷额目前为13万亿美元。在十多年的超低利率时期,企业如今不得不适应融资成本更高的环境。自2022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将基准利率从接近零的水平上调至5.25%-5.5%。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其他全球央行也纷纷效仿。尽管美联储和英国央行近期表明,本轮利率周期可能已经达到峰值,但市场预计借贷成本仍将居高不下。“这么多企业此前确实从零资本成本中受益匪浅。”PGIM的固收联席首席投资官皮特斯称,“但接下来,我们将长期处于这种持续高于历史正常水平的企业违约环境中。”评级机构穆迪表示,截至9月的过去一年中,风险较高的企业债的全球违约率达到4.5%,高于4.1%的历史平均水平。在美国,这一比例更已攀升至4.9%(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