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42期
Home > SeriesReport >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42期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42期

2023年10月16日

一、加强监管合作应对“一带一路”金融风险

“一带一路”倡议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硕果累累,经贸合作质量效益双重提升,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断健全,民心民意根基持续夯实。然而,相较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建设,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资金融通领域的合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这反映出国际金融合作的复杂性。其一,各国的金融体系根植于其独特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制度背景,这使得金融合作往往受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更加困难;其二,上述背景差异进一步导致各国金融监管体系和合规标准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系统设计各国金融监管合作的方式;其三,各国和国际金融体系均包括多种参与主体,如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市场、企业等,加之不同机构之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各国之间的金融合作亟需建立充分互信的合作机制,同时协调和平衡多方利益。(国际金融报)

二、警惕“保单升级”黑产骗局

10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该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北京地区出现不法分子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将消费者邀约至所谓的“保险公司营业场所”,诱导消费者进行所谓“保单升级”,实则为骗取保费或保单贷款。不法分子或是以保单复效升级为借口,通过现场POS机刷卡转走消费者缴纳的续期保费;或是编造保单更新领取利息等理由,利用消费者手机隐蔽操作办理保单贷款,并以收取手续费。为切实防范金融黑灰产损害消费者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牢记“三注意”,警惕“保单升级”黑产骗局。一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警惕陌生来电和短信。二是注意保护个人财产安全,谨慎向他人支付转账。三是注意增强依法维权意识,积极向有关机关提供线索。(广州日报)

三、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

10月1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警惕利用AI新型技术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当前,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个性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也给网络诈骗带来可乘之机。如不法分子通过面部替换、语音合成等方式,制作虚假图像、音频、视频,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此类诈骗手段迷惑性、隐蔽性较强,诈骗金额较高,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一、网络渠道“眼见”不一定为实。“拟声”“换脸”等合成技术的一大特点即“以假乱真”,不法分子可利用此类技术轻易伪装成他人,并通过快速筛选目标人群、定制化诈骗脚本,精准实施诈骗。二、转账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面对自称“熟人”“领导”等通过社交软件、电话等以各种理由诱导汇款,务必核验对方身份。三、保护好照片、声音等个人信息,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下载陌生软件、注册陌生平台或添加陌生好友,对个人社交账户的安全状况保持警惕。(新京报)

四、三德科技踩雷中融信托产品 7500万元信托产品逾期兑付

10月11日,三德科技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公司购买中融信托产品的本金及投资收益未收到。据三德科技公告,经自查,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中融信托产品金额共计8500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的、尚未到期的其他理财产品余额2.6亿元,均为全国性国有股份制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中低风险产品。鉴于上述信托产品投资款项的收回尚存在不确定性,并基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性质,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或者仅部分兑付的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该等信托计划的相关进展情况,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值得注意的是,中融信托的停兑风波正在持续发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微光股份、金房能源、金博股份、南都物业、咸亨国际、安邦电气、中瑞泰、先锋电子、药石科技、安记食品、三德科技、润歌互动、安利股份等十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踩雷中融信托旗下信托产品。(深圳商报)

五、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 相关风险隐现

日前,有着“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尼克·蒂米拉奥斯发文警告称,美国长债收益率飙升正在摧毁经济软着陆的希望,借贷成本猛增可能大幅放缓经济增长,并增加金融市场崩溃的风险,进而可能削弱美联储今年再度加息的理由。展望后市,美债收益率狂飙何时休?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美债收益率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不排除进一步冲高的可能性;但着眼长期,美债收益率见顶回落是大趋势。虽然美国经济仍保持一定强劲,但近期部分数据也出现了边际回落迹象,叠加美债利率持续高企,预计将滞后性地对美国经济构成压力,美联储进一步加息概率偏低。由于预计美国货币紧缩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美债利率料将持续高位运行,短期难言见顶。(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