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38期
Home > SeriesReport >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38期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38期

2023年10月07日

一、监管动态

(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

9月2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销售办法》),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销售办法》共6章50条,将保险销售行为分为保险销售前行为、保险销售中行为和保险销售后行为三个阶段,区分不同阶段特点,分别加以规制。一是保险销售前行为管理,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业务范围、信息化系统、条款术语、信息披露、产品分类分级、销售人员分级、销售宣传等进行规制。二是保险销售中行为管理,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了解客户并适当销售,禁止强制搭售和默认勾选,在销售时告知身份、相关事项,提示责任减轻和免除说明等。三是保险销售后行为管理,对保单送达、回访、长期险人员变更通知、人员变更后禁止行为、退保等提出要求。

《销售办法》是金融监管总局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切实提升保险消费者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是完善行为监管制度体系、构建保险销售行为监管框架的基础环节。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点评

保险销售行为直接影响保险消费者权益,近年来监管部门收到了大量因保险销售不规范导致的纠纷投诉。《销售办法》的出台,体现了金融监管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有助于提升保险行业销售行为规范性,有效增强保险消费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 业务试点 进一步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澳门金融管理局决定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一是优化投资者准入条件,支持更多大湾区居民参与试点。二是扩大参与机构范围,新增符合要求的证券公司作为参与主体,为“南向通”“北向通”个人客户提供投资产品及相关服务。三是扩大“南向通”“北向通”合格投资产品范围,更好满足大湾区居民多样化投资需求。四是适当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五是进一步优化宣传销售安排,引导金融机构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下一步,内地和港澳金融管理部门将修订完善相关实施细则或业务指引,推动各项举措尽早实施。同时,根据试点情况持续优化“跨境理财通”业务,稳妥有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支持大湾区建设。

(中国证监会官网)

点评

自两年前正式启动以来,“跨境理财通”稳步发展,已被区内投资者视为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的便利可靠的跨境投资渠道。特别是在今年全面通关恢复以来,大湾区内的跨境理财需求得以进一步释放。这些新举措将进一步提升“跨境理财通”的吸引力,有助于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促进内地与港澳经济融合发展。

(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

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总第102次)例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利率将持续保持高位。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回升向好、动力增强,但仍面临需求不足等挑战。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加大已出台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落实好调增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实施好存续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校正背离、稳定预期,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继续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实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调降首付比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落地见效,加大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切实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会议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打好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和防范化解风险组合拳,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二、观点聚焦

(一)张青松:持续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

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青松出席第十二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并讲话。

张青松表示,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形成了广泛覆盖、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体系,4000多家商业银行、187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有效满足了经营主体和消费者的支付需求。我国个人银行账户拥有率已超过95%,高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平均水平,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居全球第一。随着我国支付行业从快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一些问题也逐渐水落石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对症下药,共同促进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张青松指出,要进一步营造健康生态,激发支付行业持续发展动力。一是加强行业规划设计,直面深层次的机制性、制度性问题,疏通制约行业发展的淤点堵点。二是加快转变发展观念。大型商业银行、头部支付机构要发挥“头雁”作用,致力成为合规发展、示范引领、行业尊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标杆企业。支付机构要强化公司治理,完善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管。清算机构要切实发挥对国家决策部署和重大规划的服务支撑作用。三是积极培育全球视野。要在做好中国居民境外支付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适应当地居民支付需求的“中国方案”。继续提升我国支付清算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为境外来华人士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

张青松强调,支付行业要始终如一做好中秋、国庆、杭州亚运会、“双十一”等重要时期和行业峰值的服务保障工作,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金融新闻网)

(二)刘国强:四方面工作推动普惠金融再上新台阶

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出席“2023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暨数字经济开放研究平台学术峰会”开幕式并致辞。

刘国强表示,普惠金融发展在中国取得积极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渠道丰富,全国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目前,银行在乡镇的网点覆盖率达到98%,基础的支付服务村镇覆盖率达到99%。

二是金融服务可得性有效提升。2023年8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7.8万亿元,增速连续3年保持在20%以上;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达到了6025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1/3,占活跃经营主体的一半;涉农贷款余额54.98万亿元,增速连续20个月高于各项贷款。

三是金融服务成本不断降低。2023年8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8%,比2018年末下降1.7个百分点。

围绕下一步工作,刘国强表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普惠金融的认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聚焦民生福祉;要坚持促进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强化科技赋能和数据引领;要坚持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入推进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

刘国强表示,要从以下四方面工作推动普惠金融再上新台阶:一是强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为经营主体提信心、添合力;二是夯实涉农金融服务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三是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推动普惠金融扩面增效;四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注重普惠金融安全发展。

(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