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每周监管资讯 2023年第26期
一、监管动态
(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适用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适用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将适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范围扩大至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疾病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主要险种,增加了产品保障内容,提高了灵活性。针对既往症等人群保障不足的现状,要求将其纳入医疗保险承保范围,开发保障额度更高、责任更丰富的长期护理保险和疾病保险产品。商业健康保险信息平台将建立投保人信息账户,为税收抵扣提供便利。《通知》还要求人身保险公司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提供便捷服务,做好信息披露,让人民群众愿意买、买得到、买的对。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持续推动适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商业健康保险规范发展,引导人身保险行业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更好的满足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点评 适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商业健康保险于2015年5月开始试点,2017年7月推广至全国。经过多年实践,政策效果初步显现。《通知》的出台,有利于推动适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商业健康保险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二)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信息披露规定》 7月3日,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信息披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主要内容为,会计师事务所披露证券服务业务相关信息,应当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披露上一年度本所及本所执业人员因执业行为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罚、证券市场禁入、行政处理、注册会计师协会自律惩戒、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情况等。 (央视新闻) 点评 《规定》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披露上一年度证券服务业务有关信息,包括主要行业、客户家数、资产规模总额、收费总额。《规定》的出台,有助于适应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后市场对高质量会计信息和审计执业水平的需求,强化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进一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服务业务信息披露,提高证券审计市场透明度。 (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二季度(总第101次)例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明显下降。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延续稳定顺差,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持续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但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驱动仍不足。要克服困难、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切实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继续发挥好已投放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作用,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关注物价走势边际变化,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保持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的稳定性,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落实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优化大宗消费品和社会服务领域消费金融服务,继续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引导平台企业金融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提升平台企业金融活动常态化监管水平。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会议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打好宏观政策、扩大需求、改革创新和防范化解风险组合拳,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二、观点聚焦 (一)李云泽: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近日,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北京强调,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李云泽表示,要坚决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强化央地监管协同,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切实提升金融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完善监管法规、强化科技支撑、充实风险处置资源,为履行新时代监管职责使命提供保障。 李云泽指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金融业运行整体平稳,风险总体可控。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和任务,扎实做好金融监管重点工作。蹄疾步稳推进机构改革,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稳慎化解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李云泽表示,要支持恢复和扩大有效需求,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强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积极推动法律法规“立改废释”,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放的有序放开。加大对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新闻网) (二)王春英: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3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其中,经常账户顺差815亿美元,为历史同期较高水平,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保持在合理均衡区间。 王春英介绍,一是货物贸易顺差及进出口规模均处于历史同期次高值。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1299亿美元,出口7392亿美元,进口6092亿美元,三项数据均为历史同期次高值。 二是旅行、运输等服务贸易逆差增加。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472亿美元。其中,旅行逆差434亿美元,同比增长58%,主要是居民个人出境旅行逐步恢复,带动旅行支出增长;运输逆差19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顺差33亿美元,主要是全球运力供给有序恢复,我国运输服务收支逐渐向疫情前水平回归。 三是跨境双向投融资活动保持稳定。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平稳有序,金融账户资产净增加998亿美元,其中储备资产因交易净增加255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资产净增加744亿美元;来华投资呈现净流入,金融账户负债净增加235亿美元。 2023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如何?王春英认为,2023年3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状况保持稳健,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规模均有所增加,储备资产规模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一是我国对外净资产规模增长。2023年3月末,我国对外资产规模94457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长2.0%;对外负债规模68804亿美元,增长2.3%;对外净资产(资产减负债)规模25653亿美元,增长1.3%,自2022年3月末以来保持持续增长。 二是对外资产和负债结构保持稳定。对外资产中,储备资产3.4万亿美元,规模位列全球首位。对外负债中,超50%为来华直接投资,规模3.5万亿美元,较2022年末增长1.2%。 (人民网)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