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21期
Home > SeriesReport >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21期

金融风险周报 2023年第21期

2023年05月22日

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

5月18日上午,在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组建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揭牌,标志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成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从“一行两会”迈入“一行一总局一会”新格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15号鑫茂大厦,这里也是此前中国银保监会的办公地。与此同时,中国银保监会官网也变更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李云泽在讲话中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转变职能、提升效能,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监管体系、监管规则,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长安街知事)

二、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物价仍在温和上涨

5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次报告特别对广义货币与存款增长、国内通胀走势做出说明。《报告》称,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和基数效应有关。本轮物价回落客观上有三个因素:供给能力较强;需求复苏偏慢;基数效应明显。《报告》指出,未来几个月受高基数等影响,CPI将低位窄幅波动。随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市场需求稳步恢复,供需缺口趋于弥合,对价格的带动会逐步增强,加之基数效应消退,下半年通胀中枢有望温和回升,CPI可能逐步向往年均值水平靠拢。《报告》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特别是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7%左右,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的特征。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证券时报)

三、可转债受投资者青睐 两大风险需注意

可转债的全名是可转换债券,是债券的一种,通俗来说就是上市公司的借条,持有可以获得票面利息以及本金的偿还。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可以将手中持有的可转债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所以股票的上涨,也会带动可转债价格的上涨。当然,转债的持有者可以选择转股,也可以选择持债。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可转债挣钱最简单的方法是打新。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只是参与可转债打新,风险相对较小。只要能中签,等它上市之后,基本上都能获取一定收益。毕竟可转债本质上还是债券,如果最终不能转成股票,发行公司就有还本付息的义务。同时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以下两种情况就存在相当风险了:一是以配债方式参与新可转债投资。可转债打新之前,先买入一定比例的股票。而股票的不确定性要明显超过可转债;二是在二级市场上做可转债的短线买卖,这存在较大风险。T+0的交易模式,会激发很多参与者的短线博弈心理。(信息时报)

四、安信信托启动兑付 信托业风险化解全速推进中

5月12日,安信信托发布通知称,公司已启动转让款支付流程,安信信托的风险化解和自然人兑付呈现实质性进展。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监管持续趋严,信托行业风险化解工作亦不断推进。业内人士表示,当下风险化解和业务转型已成为信托业发展的两大主题,越来越多信托公司后续将继续加大风险化解和防控力度。安信信托发布的通知显示,根据上海维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有转让意愿的安信信托自然人投资者签署的《信托受益权转让合同》,维安公司须于2023年5月15日前支付第一笔转让款。目前公司收到维安公司来函,确认已启动转让款支付流程。今年以来,多家高风险信托公司处置现新进展。信托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监管助力下,未来信托业风险处置工作将逐步加速,信托公司不仅需要注意化解存量风险,还应做好风险的提前识别,进一步完善日常的风险监测排查,确保风险控制靠前发力。(上海证券报)

五、美债违约风险高悬 市场仍需严阵以待

距美国政府债务违约的时间又近了一步,美国国会两党依然陷在有关债务上限谈判的僵局之中。随着违约日益临近,市场对于美国债务违约可能引发经济金融震荡的担忧情绪也愈发升温。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国会两党最终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一致,依然是市场的主要预期,但鉴于民主党与共和党目前的分歧依然较大,因此,谈判过程预计并不会非常顺利。在此期间,市场的情绪预计将较为敏感。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多次警告,在目前法定上限31.4万亿美元的情况下,财政部部署的非常手段大概仅能维持到6月初。需要提高债务上限以避免发生经济灾难。若债务上限迟迟未被提高,则“非常规措施”将被用尽,财政部手头现金也将被用完。从目前的情况看,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僵局还未引发美国主要金融市场的强烈恐慌,因为市场仍认为最终债务上限问题将会有惊无险地渡过,美国两党的拉扯最终也将如“泡沫剧”一般迎来大结局,毕竟美国政府在历史上还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实质性违约。(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