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每周监管资讯 2022年第41期
Home > SeriesReport > 每周监管资讯 2022年第41期

每周监管资讯 2022年第41期

2022年10月31日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通报》指出,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第二季度共接收并转送保险消费投诉28554件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公司10051件,占投诉总量的35.20%;人身保险公司18503件,占投诉总量的64.80%。人保财险的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第一。平安人寿的投诉量位列人身保险公司第一。

《通报》指出,2022年第二季度,财产保险公司涉及理赔纠纷投诉7808件,占财产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77.68%销售纠纷投诉822件,占比8.18%。众惠相互保险、人保财险、众安在线财险的理赔纠纷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前三位。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的销售纠纷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前两位。

2022年第二季度,财产保险公司涉及机动车辆保险纠纷投诉4324件,占财产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43.02%涉及新冠疫情隔离相关保险等财产险其他保险纠纷投诉2434件,占比24.22%。人保财险的机动车辆保险纠纷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第一。众惠相互保险、众安在线财险的涉及新冠疫情隔离相关保险等财产险其他保险纠纷投诉量位列财产保险公司前两位。

《通报》指出,2022年第二季度,人身保险公司涉及销售纠纷投诉9613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51.95%;退保纠纷投诉5011件,占比27.08%。平安人寿的销售纠纷投诉量和退保纠纷投诉量位列人身保险公司第一。

2022年第二季度,人身保险公司涉及普通人寿保险纠纷投诉8101件,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43.78%;疾病保险纠纷投诉4182件,占比22.60%。平安人寿的普通人寿保险纠纷投诉量位列人身保险公司第一。平安人寿、新华人寿的疾病保险纠纷投诉量位列人身保险公司前两位。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在涉及财产保险公司投诉中,理赔纠纷占财产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77.68%,销售纠纷占比8.18%。在涉及人身保险公司投诉中,销售纠纷占人身保险公司投诉总量的51.95%,退保纠纷占比27.08%。《通报》的发布有助于督促各保险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制度机制,畅通投诉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2年第二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通报》指出,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第二季度共接收并转送银行业消费投诉81716件。其中,涉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8338件,占投诉总量的22.4%;股份制商业银行32575件,占投诉总量的39.9%;外资法人银行336件,占投诉总量的0.4%;城市商业银行(含民营银行)12007件,占投诉总量的14.7%;农村中小金融机构10471件,占投诉总量的12.8%;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7989件,占投诉总量的9.8%。

《通报》指出,2022年第二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39687件,占投诉总量的48.6%。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位。

2022年第二季度,涉及个人贷款业务投诉24915件,占投诉总量的30.5%。工商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位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第一。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百信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位。

2022年第二季度,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3077件,占投诉总量的3.8%。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的理财类业务投诉量位列股份制商业银行前三位。

(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从2022年第二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的分布来看,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占比近一半,达到48.6%,其次为涉及个人贷款业务投诉(30.5%),而涉及理财类业务投诉占比为3.8%。《通报》的发布有利于继续加大投诉处理监管力度,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投诉处理工作,加强源头治理,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对于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按照“因城施策”原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城市政府可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调控要求,自主决定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指导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配合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从近期热点城市“一城一策”信贷和限购等政策看,纾困力度不小,但需求端的市场预期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这一政策措施的出台,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当地政策范围内,银行和客户可协商确定具体的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水平,有利于减少居民利息支出,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

二、观点聚焦

(一)IMF: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 将下调明年经济增长预期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华盛顿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剧,IMF将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在过去三年全球遭遇了“多重冲击”,包括新冠疫情、俄乌冲突、气象灾害,这些冲击造成人员伤亡,也推高了全球价格,尤其是食品和能源价格。全球经济正在从过去“相对可预测的世界”转变成“更加脆弱的世界”。

IMF在今年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中,将2022年和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2%和2.9%。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受俄乌冲突、新冠疫情、通胀、供应链问题等影响,IMF将在下周更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再次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格奥尔基耶娃还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剧。IMF预计,占全球经济总量约三分之一的国家在今年或明年会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经济下滑。即使在经济实现正增长的国家,民众也会因价格上涨和实际收入减少而“感觉像是经济衰退”。IMF预计,从现在到2026年,全球产出损失将达到约4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德国的经济规模。

面对当前局面,格奥尔基耶娃指出,首要任务是遏制通胀。如果货币政策收紧不足,将会导致通胀变得更加顽固,更加难以解决,从而对经济增长和民众福祉造成更大损害。第二,制定负责任的财政政策,既要保护弱势群体,又要避免助长通胀。第三,共同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格奥尔基耶娃强调,只有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如粮食安全问题、气候变化等。

(中国新闻网)

(二)OECD:2022年8月经合组织地区通胀率为10.3%

日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报告称,经合组织地区以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衡量的通胀率在2022年8月基本稳定,同比达10.3%,而今年7月为10.2%,6月为10.3%。

2022年7月至2022年8月期间,经合组织38个国家中有16个国家的总体通胀率下降,主要是由于能源价格放缓。但15个经合组织国家通胀水平在2022年8月仍处于高位,其中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土耳其通胀最为严重。

报告显示,60%以上的经合组织国家的能源价格通胀从2022年7月的35.3%下降至2022年8月的30.2%。相比之下,经合组织的食品价格通胀和食品以及能源以外的其他消费品价格通胀在2022年8月继续上升。

在欧元区,以消费价格统一指数 (HICP) 衡量的通胀率在8月升至9.1%。欧盟统计局初步估计,9月欧元区总体通胀率同比将进一步上升,预计达到10%。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