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国际金融通讯(2022年第16期,总第77期)
PIIE
美国劳动力市场可能正在降温
PIIE高级研究员福尔曼等撰文分析了美国四月的劳动力市场。四月美国新增岗位42.8万个,增速相比于前几个月略有放缓。失业率保持在3.6%的水平,但劳动力参与率与25至54岁的工人就业率都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平均(名义)时薪仅增加了0.3%,过去三个月的调整后平均时薪年化增幅则为3.8%,显著慢于2021年名义工资增速。这一数据表明,2021年的名义工资增长可能是一次性的,仅仅由后疫情因素导致的,而较长期的通胀预期依旧稳固,这将抑制了2022年名义工资的增长。如果名义工资上升放缓这一趋势持续,前述的观点将得到进一步印证,说明劳动力市场没有预期中那么火热,相应地,劳动力市场对通胀的压力也会有所减轻。2021年3月到2022年3月,尽管名义工资持续上升,但由于CPI增长了8.5%,远快于名义工资的增长速度,所以实际工资大幅下降,年下降幅度为过去四十年来最高值。
因此,从就业率来看,劳动力市场十分强劲,但从实际工资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市场十分疲软。目前劳动力市场最重要的问题在于这种情况是否可以持续,同时还要关注名义工资增长是否的确有所放缓。其中,如果名义工资及价格的上涨没有显著放缓,那么则应当关注就业率是否持续下降,以及失业率的增加是否会导致经济陷入全面衰退。目前,美联储只是令货币政策回归正常。未来的前景依旧取决于劳动力市场是否会自行降温。[1]
BIS
加密资产工作报告
5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主席发表演讲,讨论了巴塞尔关于加密资产相关工作的进展。
目前金融体系的架构存在着时间成本高、速度慢、访问受限及透明度不足的问题,而DeFi及各类加密资产的愿景则在于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仍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金融体系架构中的问题能否由完善体系的方式自行解决,或者说是否有必要一定需要DeFi及加密资产来解决相关问题;第二,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金融系统能否在现实中落地;第三,如何在保证加密资产实现其功能的同时,以确保其稳健性及稳定性。
尽管加密资产目前仅占全球总金融资产的1%,银行的直接持有的敞口也非常有限,但该市场有着快速增长的潜力,这将对单个银行及总体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形成冲击。因此,对加密资产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管理及监管措施十分必要。201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一篇讨论论文提出了三点管理准则:第一,加密资产的审慎管理应当是谨慎且简单的;第二,加密资产应当与其经济功能相等、风险类似的“传统资产”接受同样的资产、流动性及其他标准的监管;第三,巴塞尔提出的审慎管理仅为最低标准,辖区可以自行提高标准。
该报告认为看,审慎监管的设计应当反映出我们对加密资产的认识,包括必须考虑到相关历史数据的欠缺,以及测度及缓解风险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展望来看,如果有一些非银行金融领域并未受到相关监管,例如一些影子加密金融业务,未来将监管覆盖到相关领域则是非常必要的。
从更大范围来看,加密资产的跨部门性质及其导致的公共政策问题,还有赖于制定标准的国际组织及国际论坛通过密切、有效的合作来解决。[2]
美联储
美国金融稳定报告
5月9日,美联储发布《金融稳定报告》。自2021年11月金融稳定报告以来,经济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俄乌冲突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及经济损失,其对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依旧非常不确定。短期内,冲突及相关事件很可能对通胀造成上行压力,并对经济活动造成负面影响。疫情总体前景有所改善,但依旧十分不确定。
在这一背景下,金融市场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市场流动性也更加紧张。总体来看,国债收益率明显上升,股票价格明显下降,公司债券市场的信用利差大幅扩大。虽然去年企业和家庭债务有所增加,且今年还可能持续增加,但信贷/GDP比例将继续下降,并逐渐趋近于疫情前水平。信贷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银行资本充足,但部分货币市场和债券及基金仍然面临相当大的流动性风险。在地缘政治紧张的情况下,金融市场会面临了一些资金压力的冲击,但融资市场总体弹性较好,冲击导致的溢出效应十分有限。[3]
欧央行
通货膨胀的全球化
欧央行执委施纳贝尔于5月11日发表演讲,指出全球经济不景气会对国内潜在通胀形成重要影响,同时,全球化也将减轻通胀对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不应当有所作为,恰恰相反,持久的全球性冲击意味着锚定通胀预期变得更为重要。
施纳贝尔认为,欧元区及美国的通胀情况差别小于主流的判断。事实上,欧元区及美国的高通胀都是由一部分物品价格上升导致的:欧元区是能源,而美国则是二手车。
国际物价动态趋于一致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导致的。第一,所有国家受到了共同的冲击。疫情下,各国都实施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导致家庭积累了大量非自愿超额储蓄。因此,消费者可以承受价格上涨,这就增加了企业的议价能力。第二,特异性或区域性的冲击大到影响了全球整体的产出及物价水平。之前全球价值链优化导致很多重要的要素生产集中一些区域,导致冲击下灵活扩大生产变得十分困难。因此,疫情下全球耐用品价格上升,也抬高了欧元区价格,哪怕欧元区本身需求依旧低迷。
上述趋同减轻了负面贸易条件对欧元区的影响。同时,尽管能源价格上升,但许多企业的单位利润依旧有所增加。而企业如何处理这些利润,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则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的道路,这就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方向:如果企业继续保持高利润率,或者企业的高利润导致了高工资,那么通胀压力则会一直保持在高位。
对于这种情况,货币政策应当致力于保持物价稳定。欧央行应当停止使用针对低通胀环境下的政策安排,而应当重点解决通胀预期脱锚这一风险。[4]
编译:贺怡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助理
审校:胡志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1] Jason Furman, Wilson Powell III, “The US Labor Market Could Be Cooling Down,”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issues-watch/us-labor-market-could-be-cooling-down
[2] Pablo Hernandez de Cos, “Computer and Money: the Work of the Basel Committee on Cryptoassets,” https://www.bis.org/speeches/sp220512.htm
[3] Federal Reserve,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publications/financial-stability-report.htm
[4] Isabel Schnabel, “The Globalisation of Inflation,” https://www.ecb.europa.eu/press/key/date/2022/html/ecb.sp220511_1~e9ba02e127.en.html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