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金融风险周报(2022年第17期)
Home > SeriesReport > 金融风险周报(2022年第17期)

金融风险周报(2022年第17期)

2022年04月26日

一、中信证券分公司涉两大违规 被责令整改

4月21日,江苏证监局官网显示,江苏证监局对中信证券江苏分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并对两名涉事人员出具警示函,即“双罚”。在券商经纪业务全面转型财富管理的当下,“卖产品”成为营业部一线的重要考核指标。无论是主观上对业务规则了解不够,还是客观上的业绩指标难以达成铤而走险,都容易触发监管罚单,金融产品销售的合规性也成为券商分支机构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具体来看,江苏证监局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中信证券南京洪武北路营业部和中信证券南京浦口大道营业部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洪武北路营业部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其从业人员私下接受客户委托,进行股票交易,也未及时向证监局报告相关情况;二是浦口大道营业部在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审慎履职,全面了解投资者情况,也未能了解客户的身份、财产和收入状况、金融知识和投资经验、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等基本情况,评估其购买金融产品的适当性。(中国基金报)

二、中原信托董事长赵卫华涉嫌严重违纪被查

日前,中央纪委网站公布,中原信托董事长赵卫华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调查。数月前,2021年12月28日,其在2022年工作务虚会上提出,中原信托要坚定信心,加快转型,努力成为一流信托公司。如今,赵卫华被查或使中原信托这一战略目标蒙上阴影。中原信托年报数据显示,2018-2020年期间,中原信托业绩一直处下降趋势。其三年营收分别为11.85亿元、9.68亿元、8.33亿元;实现净利分别为4.15亿元、4.12亿元、3.13亿元;资本利润率也从2018年的5.02%降至2020年的3.51%。同时,这三年其净资本/净资产指标分别为77.92%、78.43%、79.08%;虽然2018-2020年其分别录得净资本65.55 亿元、69.19 亿元、71.62 亿元,但无法改变其ROE逐年下降事实。现如今,疫情影响下国内经济面临不小下行压力,信托业整体面又临转型。对于中原信托此类腰部企业来说,相较一流信托公司已经形成的规模效应及头部优势,如何完成转型将面对更多困难。(中国网财经)

三、保险业务大增抵不过投资踩雷 珠江人寿列入负面观察评级

近期,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发布对19家险企的跟踪评级报告,其中18家的评级展望为“稳定”,珠江人寿则被列入负面观察名单。联合资信指出,珠江人寿与不动产相关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逾期投资资产规模较高且减值计提存在缺口;因偿付能力充足性指标降至接近监管红线水平,风险综合评级被调降,面临较大资本补充压力。此外,受统计口径和新增关联方名录影响,珠江人寿对关联方的统计投资规模大幅增长,关联交易相关指标已超出监管要求上限,且关联方长期占用的多数保险资金尚未完全收回,关联交易风险以及后续整改情况需保持关注。对此,珠江人寿相关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回应,“我们认为投资端的暂时性波动并不能改变公司长期向好的趋势,公司经营稳健,业务基本面良好,评级报告对公司面临的暂时性波动过于悲观,对积极转变的趋势关注不足,公司对信用评级展望下调的初评结果深感意外。”(证券时报网)

四、海伦哲内斗波及年报审核 律师称或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继“抢公章”闹剧后,海伦哲内斗再次升级,甚至波及公司年报审核,并给公司带来退市风险。现如今,海伦哲新旧东家的控制权纠纷,给公司财报审计及年报的正常披露带来了“重重阻碍”。4月19日,海伦哲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中表示:“公司2021年财务报告可能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对此,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子栋向记者表示,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1月修订)》第9.3.1条“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的规定,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也就是说,如果海伦哲2021年度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续若2022年度财务报告再度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证券日报)

五、全球金融稳定风险上升 欧美应就加息提供明确指引

当地时间4月19日,IMF发布最新一期《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报告指出,俄乌冲突给世界带来金融稳定风险,并提出对经济和市场长期影响的疑问。在全球经济从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复苏有所放缓的背景下,这场冲突“将考验金融市场的弹性并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门主管阿德里安在发布会上指出,自去年10月以来,全球金融体系已经经历了两次冲击的压力测试:一是与全球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相关的利率大幅上升;二是俄乌冲突带来的不利冲击,推动大宗商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对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目前来看,全球金融体系已能够吸收这两种冲击,但未来存在许多风险和脆弱性。报告指出,虽然乌克兰和俄罗斯面临最紧迫的风险,但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和供应链严重中断正在对宏观金融稳定、通货膨胀和全球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从而产生下行风险。随着价格持续上涨的时间越来越长,高通胀可能会“脱锚”,尤其是就食品和燃料等基本商品而言。(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