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金融风险周报(2022年第15期)
一、央行新法拟另设保障基金 明确先自救再外部救助
4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金融稳定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共六章四十八条,对金融风险事前防范、事中化解、事后处置作出了一系列安排。整体来看,《金融稳定法》对于风险的防范、化解、处置与此前银保监会的思路基本相同,防范阶段,强化股东监管、实控人、资金监管仍是重点;化解阶段,着力压实机构、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各方责任;处置阶段,则对一般程序进行了明确,同样是遵循先自救,再外部救助的原则。作为一部上位法,《金融稳定法》的性质决定了其具备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发布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具有的优势地位——地方政府的属地责任在这部法律中得到空前明确,这意味着,对于风险机构的处置将不再是金融监管体系的单打独斗。根据《金融稳定法》在保险保障基金之外,国家还将成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给现有保障制度再加一层保障。(和讯网) 二、个别银行对公涉房资产不良率成倍增长 风险仍在释放但总体可控 随着银行年报密集披露,多家国有行、股份行涉房资产成色揭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年末,已披露可比数据的国、股银行中,有4家银行涉房贷款占比超出监管设限。记者梳理了六家国有银行和七家股份制行的可比数据发现,伴随房地产行业风险持续释放,有银行去年大幅压降涉房业务,但也有银行选择“逆势出击”,房地产业公司贷款余额大涨超两成。与此同时,受个别房企波及,2021年末,国、股银行房地产业公司贷款不良率普遍抬头。其中,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对公涉房资产不良率更是成倍增长。多位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房地产行业仍处于风险释放阶段,一、二手房销售数据是衡量该行业预期改善程度的重要指标。“房地产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目前楼市预期开始回暖,整体风险可控。”一位分析人士认为,“但考虑到房地产行业上下游、非信贷涉房业务,加上一些房企客户风险延迟在账面体现,预计银行对公房贷资产质量将继续承压。”(券商中国) 三、二季度3万亿元债券到期 信用债风险形势明显改善 当前,信用债市场风险形势已经出现明显改善。虽然一些机构在今年一季度遭遇了评级下调,但从这些下调行动可以清晰地看出行业尾部冲击的特征。截至目前,一季度信用债市场上调评级主体数为2家,下调主体数为22家。其中,评级下调的22家主体,下调次数为33次,平均每家主体的评级下调次数为1.5次。从评级调整次数来看,今年一季度评级机构进行主体、债项评级调整已大大低于往年。债券兑付情况是信用风险形势的直观体现。3月9日,中债资信发布违约监测月报显示,2月份境内债券市场无新增违约主体,境内债券违约率环比下降。从到期规模来看,预计将有2.4万亿元债券于二季度到期。考虑到回售及新发债到期情况后,预计二季度信用债到期规模超过3万亿元,到期规模依旧处于较高水平。多位市场人士表示,二季度信用风险无虞。不过,考虑到疫情影响、地缘局势紧张及季节性因素影响,结构性信用风险犹存。(上海证券报) 四、实控人及两任董秘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 资金捧机构宠,股价一年内暴涨超3倍的新莱应材突然闪崩。4月6日,新莱应材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实控人李水波,高管郭红飞,董秘朱孟勇的通知,其于2022年4月3日收到关于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和立案调查通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证监会决定对李水波、郭红飞、朱孟勇进行立案并调查相关情况。公告显示,李水波现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红飞曾担任董秘现任公司副总经理,朱孟勇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三人均当过公司日常机构调研接待人员。上述三人被立案调查消息发布后,公司股票开盘一字跌停。截至昨日收盘,新莱应材报收于42.29元/股,下跌20%,单日市值蒸发近24亿元,跌出百亿元市值股榜单。业内人事表示,内幕交易损害的是外部股东的知情权以及公平交易的权利,其法律后果是多方面的,行政处罚仅是一方面,情节严重的内幕交易还有可能涉嫌构成内幕交易罪。(证券日报) 五、俄乌冲突重挫集装箱货运 全球贸易大幅下降2.8%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3月,全球贸易额下降了2.8%,原因是俄乌冲突导致来自这两个国家的集装箱货运量大幅下降。该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受影响最大的是全球与俄罗斯的贸易,3月份俄罗斯进口额同比下降9.7%,而出口下降5%。基尔贸易指数实时跟踪500个港口的航运数据,并按季节调整进出口总值,从而提供一种衡量贸易活动的指标。此外,俄乌冲突对欧盟贸易也产生了“寒蝉效应”,3月份欧盟出口下降5.6%,进口下降3.4%。对美国的影响较为温和,出口下降3.4%,进口下降0.6%。这场冲突破坏了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主要资源和大宗商品(如玉米、小麦、钾肥、氖气、镍和钯)的供应,推高了能源和食品价格,并抑制了数家轿车和卡车制造商的生产。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两大大宗商品供应国。该研究所指出,随着美国和欧盟正准备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贸易压力可能还会增加。(财联社)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