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每周监管资讯(2022年第2期)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提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
《规划》提出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强化金融科技治理,全面塑造数字化能力,健全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金融科技伦理规范体系,构建互促共进的数字生态。二是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和隐私前提下推动数据有序共享与综合应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有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三是建设绿色高可用数据中心,架设安全泛在的金融网络,布局先进高效的算力体系,进一步夯实金融创新发展的“数字底座”。四是深化数字技术金融应用,健全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科技成果应用体制机制,不断壮大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五是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创新体系,搭建业务、技术、数据融合联动的一体化运营中台,建立智能化风控机制,全面激活数字化经营新动能。六是深化金融服务智慧再造,搭建多元融通的服务渠道,着力打造无障碍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普惠、绿色、人性化的数字金融服务。七是加快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对金融科技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筑牢金融与科技的风险防火墙。八是扎实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持续推动标准规则体系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制度执行,护航金融科技行稳致远。
(人民银行网站)
点评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要坚持“数字驱动、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以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标,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规划》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提高我国金融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小微企业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人民银行下发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
一是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金融机构与企业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贷款还本付息。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按照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按季操作,鼓励持续增加普惠小微贷款。二是从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并入支农支小再贷款管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再贷款额度。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可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优惠资金支持。
人民银行将充分发挥好接续转换的市场化工具牵引带动作用,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地方法人银行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扩大包括信用贷款在内的普惠小微贷款投放,积极挖掘新的融资需求,加大对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降价、扩面,助力稳企业保就业,促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人民银行网站)
点评
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小微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力度,有利于稳企业保就业,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此次人民银行采用市场化方式对两项直达工具进行接续转换,有助于在保持和巩固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的同时,用更可持续的方式继续做好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工作。
(三)银保监会发布《金融租赁公司项目公司管理办法》
为健全和完善金融租赁公司业务监管规制,规范金融租赁公司以项目公司形式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强化风险防范,促进业务持续稳健发展,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金融租赁公司项目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办法》共五章,三十四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办法》的法律依据、项目公司定义及通过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交易的租赁物范围。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以下简称专业子公司)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设立项目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适用《办法》。二是明确项目公司设立地点、设立资格条件、设立原则及业务范围。其中,项目公司境内设立地点为境内保税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境内区域。三是要求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遵循并表管理原则、穿透管理原则管理项目公司,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及机制,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四是加强风险管理,明确项目公司对应关系、股权转受让、清算关闭、境外管理型项目公司职能、层级等具体要求。五是明确银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责任,事项报告、监管指标、报表报送等监管要求,并可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处罚。
(银保监会网站)
点评
《金融租赁公司项目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指导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充分发挥特色功能,做精专业、强化服务,助力航空航运等产业发展,支持境内保税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水平均具有积极意义。
二、观点聚焦
(一)孙天琦:高风险机构早期纠正不能成为摆设
日前,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新金融联盟主办的“中小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与有效监管”内部研讨会上就《关于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几点思考》主题进行发言时表示,下一步处置高风险机构还是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纠正、早处置,真正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资本充足率越低,监管措施要越严。要建立具有硬约束的早期纠正机制,强化“限期纠正”约束力,做到“不纠正即处置”。
(21世纪经济报道)
(二)黄益平:平台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支持共同富裕
12月2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中新财经2021年会上如此解读规范平台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平台企业对经济活动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黄益平用“三升三降”来概括:“三升”是扩大规模、提高效率、改善体验,“三降”是降低成本、控制风险、减少接触。“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个人数据隐私保护、‘二选一’等反竞争行为、大数据杀熟、歧视性定价等都很突出。
黄益平认为,规范平台行为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关注:
首先,要做到公平竞争,要有一个有效的市场规则。让各个要素的回报都由市场机制来决定,收入分配是最有效的,对大家来说也是最公平的。第二,需要更多地考虑政策性的措施,有政府的税收,包括支持社会福利体系、支持低收入群体,整个税收体系怎么重构、怎么适合平台经济,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第三,平台要做负责任的大平台,包括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来支持共同富裕。
(中国新闻网)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