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国际金融通讯(2021年第26期,总第42期)
Home > SeriesReport > 国际金融通讯(2021年第26期,总第42期)

国际金融通讯(2021年第26期,总第42期)

2021年07月18日

IMF

亟需采取紧急行动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双轨”复苏

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撰文表示,由于疫苗供应、新冠病毒感染率和提供政策支持能力存在巨大差异,世界经济复苏呈现出“双轨”趋势。对此,IMF呼吁G20以及全球的决策者采取紧急行动。

增长分化带来了种种风险。较贫穷国家疫苗接种率低,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及其变种,这可能会破坏全球经济恢复进程。同时,财政资源萎缩使贫穷国家推动疫苗接种以及支持经济发展的工作更加困难。美国通胀或通胀预期存在着持续上升的风险,因而美国可能比预期更早地收紧货币政策、实施加息,这将导致全球融资环境急剧收紧,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资本大量外流。

对此,格奥尔基耶娃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加强国际合作,尽快结束疫情。包括更多地与发展中国家分享疫苗、加大并放松疫苗方面的融资以及移除疫苗供应链中的障碍。第二,确保经济复苏。感染率上升的国家需要依照可靠的中期框架对医疗部门及脆弱家庭、公司实施支持政策;对于疫情得到控制的国家,政府应当逐渐停止支持政策,但同时应当加大社会支出与开展培训,以减轻对于劳动者的冲击。如果经济处于逐渐恢复,央行应当注意不要对暂时的通胀上升做出过度的反应,并要与公众谨慎沟通政策计划。第三,加大对脆弱经济体的支持力度。为了帮助低收入国家,发达国家需要在优惠融资及债务处理方面提供更多支持。为了提供永久性的债务减免,IMF将致力于推行“共同框架”。[1]

PIIE

利用国际组织支持G7全球最低企业税提案

在7月9日至10日的会议中,二十国集团同意继续推进全球税制改革,实施15%的最低税率。该改革的下一个难点在于各国立法机关要如何修改税法及税则,或许具有广泛合作关系的国际组织(例如WTO、IMF或者世界银行)可以很好地支持这一进程。

其中,IMF对税制改革有充分的了解,可以快速发现七国集团尝试使总体公司税率低于15%的税收做法(例如,美国国会正在讨论给予半导体产业25%的税收返回),从而保证全球税制改革的有效性。很多非七国集团的国家通过降低总体公司税率的方法,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从而提供高薪的岗位。因此,对于这些国家来说,税制改革可能会改变这一状况,这将对当地就业机会、所得税收入与增值税收入造成打击。IMF不仅可以对潜在的损失进行评估,还可以为受到影响的国家提出发展及财政方面的建议。如果跨国公司总部所在的国家(基本上为G7国家)同意向IMF提交公司的会计报表及税收状况,那么IMF则可以作为公正的第三方,来确认哪些跨国企业需要监管,以及如何分配税收。[2]

美联储

美联储货币政策报告

美联储于7月9日发表货币政策报告。

2021年上半年,劳动力市场持续复苏。平均每月恢复就业岗位54万个,失业率从去年12月的6.7%下降至今年6月的5.9%。尽管劳动力市场快速恢复,但6月份失业率依旧偏高,并且劳动力参与率一直保持在低位,同时低收入人群在就业上受到的打击更加明显。美联储认为随着疫情好转以及失业保险结束,这些问题可能会有所好转。PCE从去年年底的1.2%提升至今年5月的3.9%,主要是由于疫情导致的基数效应,以及供应链的瓶颈问题。今年一季度,真实GDP上涨了6.4%,主要体现在家庭消费、商业投资的上涨及企业存货的减少。二季度的数据表明,未来需求还会强势上涨。

自2月中旬以来,股票价格和长期名义国库券的收益率上升,但家庭抵押贷款利率仍接近历史最低点。因为基于市场的贷款条件保持宽松,且银行贷款条件显著放宽,所以企业及家庭的整体融资条件进一步放宽。

为了支持经济复苏,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在达到充分就业、长期通胀率达到2%之前,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保持在0%左右,并继续每月购买800亿美元的国债,同时每月增持至少4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

欧央行

欧央行货币政策新策略

7月8日,欧央行发布了新的货币政策策略。

在维持物价稳定这一目标上,欧央行理事会认为HICP依旧可以很好地刻画欧元区的通胀情况,但为了增强HICP的代表性及跨国可比性,理事会计划将业主自用住房纳入HICP的计算当中。目前,业主自用住房价格指标既包括消费,也包括投资。因此,委员会将对如何排除投资因素进行研究。在此之前,现有的HICP依旧是货币政策决定的主要依据。理事会仍将致力于在中期实现2%的通胀目标。该通胀目标具有对称性,即认为实际通胀率与目标的正、负偏差都具有相同的危害。货币政策决定将继续秉承中期视角,对政策措施进行相应评估。

由于均衡实际利率可能会保持在较低水平,所以货币政策应当考虑名义利率有效下限带来的各种限制。事实证明,欧央行自金融危机以来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能有效对抗通缩压力,因此,在利率接近有效下限的情况下,欧央行仍然要继续运用这些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有效下限可能使货币政策的效果出现非对称性,通胀率很可能更容易低于目标。只有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才能保证通胀目标的对称性;逆周期的财政政策也将在稳定宏观经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欧央行调整了其整体分析框架,将框架分成了经济分析以及货币金融分析两部分。总体框架考虑了这两个部分包含的结构、冲击及调整过程的内在联系。经济分析聚焦于实际及名义经济发展,而货币和金融分析则主要分析货币及金融指标,关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理事会还表示,未来欧央行还将更加频繁地回顾与审视其货币政策策略。[4]

编译:贺怡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助理

审校:胡志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1] Kristalina Georgieva, “Urgent Action Needed to Address a Worsening ‘Two-Track’ Recovery,” https://blogs.imf.org/2021/07/07/urgent-action-needed-to-address-a-worsening-two-track-recovery/

[2] Simeon Djankov, Gary Clyde Hufbauer, “How Ca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Support the G7 Tax Proposals?”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issues-watch/how-can-international-institutions-support-g7-tax-proposals

[3] Federal Reserve, “Monetary Policy Report,”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mpr_default.htm

[4] European Central Bank, “An Overview of the ECB’s Monetary Policy Strategy,” https://www.ecb.europa.eu/home/search/review/html/ecb.strategyreview_monpol_strategy_overview.en.html#to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