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系列报告 > 国际金融通讯(2021年第19期,总第35期)
Home > SeriesReport > 国际金融通讯(2021年第19期,总第35期)

国际金融通讯(2021年第19期,总第35期)

2021年05月29日

IMF

对疫情相关支出进行“收据核验”

IMF法律部金融诚信工作组副组长霍里等人撰文指出,为了确保疫情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相关支出需要具备必要的透明度和问责安排。其中,该文特别强调透明度的重要性,并要求疫情期间获得IMF资金支持的国家必须采取特定的措施,包括承诺公布与疫情防治有关的采购合同、合同中标公司的实控人、疫情防治相关支出报告、审计结果以及进行保障评估。目前,部分国家已达到了相关要求。

除了以上五点措施以外,在IMF长期贷款支持下,有关国家更广泛的治理和反腐改革也取得了进展,包括财政治理、反腐败和反洗钱框架,以及金融部门监管和中央银行治理等。目前,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反腐措施。对此,IMF工作人员对成员国定期开展“第四条款”检查,并进行政策对话,以便有针对性地与成员国讨论疫情相关支出的透明度和问责安排。

为了实现有效的改革,各国需要持续进行反腐败工作。其中,重点任务在于实施IMF2018年制定的框架。IMF将在2021年年中评估2018年框架的实施情况,分析该框架如何能继续支持成员国推进治理工作。[1]

PIIE

破产重组可以帮助更多企业存活

PIIE高级研究员德杨科夫等撰文表示,虽然疫情对就业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主要经济体公司破产申请的平均数比2019年下降了21%。其中,许多公司通过缩小规模或暂停的方式得以生存。为了应对企业的关停冲击,政府分发了大量补助,并延缓破产申请,但这些措施可能导致僵尸企业的出现。针对这种风险,文章指出,七个OECD经济体[2]对破产法的三点修订可以提高企业的生存率:(1)允许没有流动性的公司在无需法庭介入的情况下,与债权人达成协议;(2)如果大多数债权人同意,那么陷入困境的公司可以具有更大的空间来要求所有债权人同意其进行破产重组;(3)只要债务方可以按时交货,那么哪怕它们出现偿债困难,供应商也应当依旧保持对债务方提供供给。其他国家的政府仍然还有时间来考虑对破产法进行改革,以使陷入困境的公司更容易进行债务重组。因为,通常经济危机与公司申请破产数量激增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由于本次疫情下财政支持政策持续时间较长,此外,政府几次延长了破产申请的暂停时间,这将使得危机与公司破产之间的时间差更长。[3]

美联储

美联储金融监管的国会听证词

美联储副主席奎尔斯于5月19日在国会就金融监管情况进行听证。奎尔斯表示,由于议会及美联储的支持,目前美国经济开始强势反弹。美联储最新的报告显示,银行是促使经济反弹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也说明2008年以来的银行改革卓有成效。目前来看,银行的流动性比一年前更强、资本更充裕。当然,目前强劲的经济复苏还处于过程之中,一部分家庭和企业依然十分脆弱。

因此,金融监管部门仍然需要根据经济情况、国内需求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应对,以支持金融系统及经济尽快恢复。目前急迫的任务是在经济逐渐好转的情况下,美联储的紧急措施如何与其他宽松政策匹配,对此,美联储延长了临时宽松政策的期限。但同时,美联储也在开始考虑向政策常规化回归,目前已经停止了13个借贷便利工具中的12个工具,停止了对杠杆率要求的临时变更,同时计划将大型银行重新纳入常规金融监管项目中,并考虑根据即将开始的监管压力测试结果来调整股息和股票回购限制。

在此基础上,金融监管部门还需要仔细研究去年的经济情况,理解金融系统是如何承受疫情严重冲击的,并总结经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是压力测试表现十分出色。在疫情中,压力测试项目不仅能使银行针对长时间的困难做好了准备,还能使银行一直保持着韧性。这一结果符合压力测试的设立初衷,证实了这一手段对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有效性,甚至表明了压力测试在近些年为美联储广泛的资本计划提供了更灵活、更透明的支撑。

在国内及国际相关领域中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例如,流动性市场的压力和近十年来优先型货币基金遭受的第二次冲击,虽然货币基金看似有价值支撑的模式,但其实这些问题都需要政策的明确干预。同时,美联储也正在审查补充杠杆率的设计及口径。并且,美联储也通过各种方式来理解不断变化的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及企业对金融服务的使用模式、银行及其非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人工智能的使用、业务弹性不断变化的需求,以及网络安全带来的破坏性冲击等问题,并进行积极应对。安全、透明和有效的原则一直是联储监管工作的基石,今年联储还有两项最为优先的工作:危机后的巴塞尔三改革的收尾和完成LIBOR作为定价基准的替换工作。[4]

欧央行

为未来的欧洲零售支付做好准备

欧央行执董帕内塔发表演讲,分析了如何推动欧元区未来零售支付系统,并提出了关于零售支付系统的四个重要特点以及欧央行的相应措施。第一,长期以来,数字化持续改变着欧元区零售支付的环境。因此,数字化应当是未来零售支付策略的重要基石之一。目前,欧洲在这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这是因为,一方面欧洲一直以来所持有的观望态度,另一方面,欧洲对外国支付系统巨头过于依赖。第二,要解决这一问题,欧元区应当加大支付生态系统的韧性以及提升欧元区支付系统的多样性和竞争性。因此,应当考虑推出欧洲自己的创新支付解决方案。第三,零售支付策略的要点还应包括实时支付。欧元区将在2021年末之前推行实时支付平台(TIPS)。下一步需要支付服务供应商为实时支付提供合适、透明的条件,即要大幅降低实时支付的价格,同时还要增加支付的便捷性。第四,欧盟以外的跨境支付应当成本更低、更加便捷并且更加快速。目前,欧央行与瑞典银行合作,研究TIPS如何支持跨货币实时交易。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四点特征,欧央行还在分析零售支付下电子身份认证及电子签字的适用性,以及数字欧元的可能性。与此同时,零售支付系统策略还应当考虑符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5]

编译:贺怡源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助理

审校:胡志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1] Chady El Khoury, Jiro Honda, Johan Mathisen, Etienne Yehoue, “Checking the Recipients from Pandemic-Related Spending,” https://blogs.imf.org/2021/05/20/checking-the-receipts-from-pandemic-related-spending/

[2] 七个经济体指澳大利亚、比利时、德国、匈牙利、荷兰、新加坡及英国。

[3] Simeon Djankov, Eva (Yiwen) Zhang, “Bankruptcy Restructurings Can Help More Firms Survive,” https://www.piie.com/blogs/realtime-economic-issues-watch/bankruptcy-restructurings-can-help-more-firms-survive

[4] Randal K. Quarles,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testimony/quarles20210519a.htm

[5] Fabio Panetta, “At the Edge of Tomorrow: Preparing the Future of European Retail Payments,” https://www.ecb.europa.eu/press/key/date/2021/html/ecb.sp210519~6a4523d953.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