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金融风险周报 2021年第11期
一、今年已有26只债券违约 后期违约概率不减
今年债市违约仍不断出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26只债券发生违约,合计债券余额为270.44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小。具体发行人方面,今年上市公司*ST海航债券违约规模最大,其5只债券因提前到期未兑付而违约,涉及81.9亿元,成为今年违约的最大户。紧随其后三亚凤凰国际机场、鸿达兴业集团等9家违约余额都在10亿元或以上。其余还有东旭集团、紫光集团等6家发行人违约规模在10亿元以下,违约债券数量基本在1至2只。虽然违约规模不大,但公司经营肯定是出现较大的危机,因此还需谨慎。整体来看,上市公司今年违约较少,仅有*ST海航和*ST康得,但违约规模却不小。因经营不佳,业绩亏损、流动资金紧张等各种原因造成今年16家企业发生债券违约,一旦违约出现,后期这些发行人的其他债券到期也会大概率出现兑付困难。因此这些公司中,即将需要兑付本金或利息的其他债券还需要格外谨慎,违约风险有望再度来临,可提前注意。(Wind资讯)
二、基金大跌 千亿私募发文致歉
牛年以来,基金走势惨淡。数据显示,2月18日-3月9日,偏股型基金平均亏了15.41%,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也接近16%。明星基金经理也不能例外,王宗合管理的鹏华成长价值混合A、安昀管理的长信内需成长混合A跌幅也超过28%。3月8日晚间, A股市场和H股市场双双巨震,其中上证指数下跌2.3%,创业板指下跌4.98%,直接跌入技术性熊市。3月9日,A股三大指数全日走势震荡,上证指数失守3400点关口,茅台等不少基金重仓股再度遭重挫。从公募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重仓的前十大个股来看,节后跌幅最大的一只已下跌40%。千亿私募明汯投资专注于量化投资领域,在今年春节后,市场风格切换下基金抱团股重挫,该私募旗下产品出现了近10%的回撤,近日其给投资人发文道歉。(金融界)
三、百年老店秋林集团终将退市 巨亏近6亿
3月11日晚间,*ST秋林公告表示,公司于2021年3月11日收到上交所《关于哈尔滨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因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018年、2019年财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ST秋林股票自2020年3月18日起暂停上市。2月23日,*ST秋林发布2020年度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减少57.01%;扣非净利亏损高达5.66亿元,同比扩大15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2亿元,同比增长9.6%。此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14亿元。在2020年报中*ST秋林还提示了公司存在重大风险,除了将会被暂停上市外,公司还受债务逾期、诉讼及执行案件的影响,公司资产及持有的子公司股权和资产被查封和冻结,且目前涉及的诉讼较多,诉讼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如出现不利于公司的生效判决或公司资产被法院强制执行,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中国基金报)
四、经营贷买房行不通 违规购房者面临高风险
去年以来,部分城市房价快速升温下,房贷市场暗流涌动,经营贷违规入市引发关注。本是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经营贷,在非法中介的推波助澜下违规用于购房,甚至滋生了制造、提供虚假资料骗取贷款的灰色产业链。有中介宣称,经他们包装后,以经营贷购房“万无一失”。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他们表示,利用经营贷资金购房,购房者极有可能面临被提前收回贷款、计入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诉讼等多重风险隐患。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江莉提醒道,利用经营贷资金购房,实质是一种加杠杆的行为,会加重个人和家庭的财务负担。深圳某国有大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严令禁止利用经营贷、消费贷购房,银行将进一步加大贷前、贷中以及贷后审查力度。“一但我们排查发现客户利用经营贷资金购房,会提前收回贷款,并将客户拉入黑名单,计入信用记录。购房者若无法提前还款还将面临被诉讼、执行的风险。”(金融时报)
五、欧洲央行如期维稳 预计下季度债券购买规模将大幅增加
本周四,欧洲央行选择维持利率不变,投资者密切关注欧洲央行可能如何应对债券收益率上升的线索。欧元区债券收益率自2月以来一直在上升,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后,欧元区债券收益率走高。人们担心,不断上升的收益率可能会提高已经在与冠状病毒大流行爆发的危机作斗争的国家的借贷成本,从而破坏欧洲的经济复苏。欧洲央行周四还决定将其大流行紧急购买计划维持在当前水平。该计划是在2020年3月大流行之后推出的,目前计划持续到2022年3月,总计1.85万亿欧元。欧洲央行成员魏德曼本月早些时候对媒体表示,可能会对政府债券购买计划进行调整,以稳定债券市场。不过,这对央行来说是个棘手的问题,外界认为央行不会直接采取行动解决债券收益率问题,因为这不是其职责的一部分。任何此类举措都可能招致批评,称其是在保护欧元区政府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并引发市场预期,即当收益率上升时,美联储总能采取行动。(FX168)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