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金融风险周报 2020年第33期
一、在线教育乱象频现 家长购买课程需警惕
疫情使得在线教育迎来爆发期,各路资本竞相涌入在线教育领域。然而,在记者跟踪调查多个在线教育平台后发现,由于在线教育的门槛较低,行业并无规范的制度出台,导致行业乱象频频出现,浑水摸鱼、骗子机构跑路、退费难等状况频发,不断挑战家长们的神经。为调查行业乱象,记者获得一个在线教育的入群二维码,在入群之后,记者又不断被要求加语文、英语、数学、编程等各种大群,还另外需要加各门课程老师的微信,包括课程助理等微信。与此同时,该群似乎还有其他线上教育的“卧底”,他们以免费或低价授课为诱饵,让众多进群的家长扫二维码。该群除了推广免费课程外,还有所谓的“1元打折课程”。对于这种课程,也有不少家长怀着占便宜的心里购买。但几天后,有家长发现并没有被安排课程。客服则回应:学生太多暂时无法安排。据了解,打时间差、退费难,或许是某些在线教育平台有意挖的坑。(证券日报)
二、昔日“摩托车之王”申请破产
8月11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通知,控股股东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司法重整申请被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据了解,力帆控股共持有力帆股份约6.19亿股,占其总股本的47.08%。目前,力帆股份已经被债权人申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面临破产及股票退市的风险。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还有32家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卷入“破产风波”,折戟昔日的“摩托车之王”,比如邮储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重庆银行等12家银行,以及横琴华通金融租赁、长城国兴金融租赁、中铁建金融租赁等12家融资租赁公司。早在2018年,力帆股份便频频传出停工停产、破产清算的传闻,历经两年的努力与挣扎,力帆股份最终还是没能成功走出“资不抵债”的困境。力帆股份称,2017年以来公司持续面临债务风险,虽竭力制定相关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化解相关问题,但仍不能彻底摆脱其流动性危机,导致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向法院申请司法重整。(券商中国)
三、多银行发布信用卡禁令 剑指资金违规买房炒股
光大、中信等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禁令”,剑指信用卡资金用于购房、投资、理财、股票等禁止性领域。业内人士表示,针对信用卡客户违规行为,银行将采取降额、锁卡等管控措施。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个人零售端业务成风险管控重点,预计后续将有更多银行信用卡部门采取类似举措。银行信用卡业务过去几年爆发式增长,在疫情影响之下,一度作为优质资产的信用卡业务风险率先暴露。今年上半年,多家银行信用卡和消费贷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拐点,“跑马圈地”时代走向终结,未来应加快步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中国证券报)
四、中小行抱团抗风险 合并重组大幕掀起
近日,山西多家城商行先后发布通知称,计划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参与合并重组的议案,透露出山西银行业最新改革动向。对于中小行而言,兼并重组是化解风险处置的一种市场化路径。今年以来,除了山西银行业外,各地城商行、农商行合并重组现象频现,要么是资质较优的银行参股并购其他银行,要么是省内多家机构合而为一,形成更大的区域型银行。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中小行合并重组的加速主要是受监管导向影响。此前,监管层曾提及支持部分省份对辖内的城商行采取联合重组等方式,深化改革,化解风险。而在此轮兼并重组中,有银行业人士对记者称,规模较小、资质较弱的城农商行可能是合并重点,如中西部地区的部分银行,有着更强的风险处置诉求。(第一财经日报)
五、信托业风险逐步透明化
由于信托行业的私募性质,加之信息披露不充分等原因,外界对信托行业的实际运行状况一直了解有限,对其风险状况更是知之甚少。2020年以来,安信信托爆发大额兑付危机,牵连多家信托公司的金凰珠宝百亿质押黄金迷案曝光,新华信托、新时代信托同时被接管……频繁出现的风险事件令行业形象大为折损,甚至引发投资者信任危机。在监管部门的大力督导下,信托行业的风险问题已较往年大为透明化,且往更加透明的方向行进。个别信托公司确实发生了一些风险事件,但这类公司仍属少数,属于单体机构风险、局部风险,不会影响整个信托业的稳健发展态势。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一季度末,信托业资产风险率为3.02%,较2019年末提升0.35%;但环比增幅较2019年末的0.57%下降了0.22个百分点。信托业风险项目个数为1626个,环比增加79个,增幅为5.11%。信托业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环比增加660.56亿元,增幅11.45%。(证券时报)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