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金融市场周报 (2020年5月25日-31日)
内容摘要:报告期内,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计实现净投放6700亿元;伴随着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走出反弹行情;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重启和潜在新冠疫苗的乐观情绪上升,引导欧美股市继续收涨;美元指数震荡下行,非美货币涨跌互现;以美元为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普涨。金融监管方面,央行:2019年给予包商银行常备借贷便利58笔,金额4161亿元;银保监会:典当当金利率按LPR及浮动范围执行;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的决定》。
一、金融市场运行
货币市场
报告期内,央行从5月26日-5月29日,连续四天进行逆回购操作,逆回购金额也是逐渐变大,分别为100亿元、1200亿元、2400亿元、3000亿元,同时无逆回购到期,综上所述,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共计实现净投放6700亿元(见表1)。
央行解释称,开展3000亿元逆回购操作是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此次中标利率依然与上次持平,仍为2.20%,期限为7天。
股票市场
A股市场:报告期内,伴随着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走出反弹行情。具体来看,上证指数周涨幅为1.37%;深圳成指周涨幅为1.33%;创业板指周涨幅为1.96%。
自3月23日全球股市走出流动性陷阱以来,外资加速回流A股,大举扫货855亿元,迄今已持续10周净买入。5月26日,因QFII/RQFII/深股通投资者持股总数占公司总股本比例超过26%,深交所对美的集团、华测检测、索菲亚等3股同时发出外资持股预警。这是历史首次同时对3股预警。截至5月26日,外资持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分别为美的集团27.28%、索菲亚26.77%、华测检测26.23%。A股的低估值、成长性以及避险属性再度凸显,后续外资有望持续平稳净流入。
欧美股市:报告期内,投资者对美国经济重启和潜在新冠疫苗的乐观情绪上升,引导欧美股市继续收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各州都开始了逐步复苏的进程,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重新开业也标志着美国经济重启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经过两个月的隔离封锁之后,美国全部50个州已经不同程度地重启经济活动,消费者信心也在逐步恢复。5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消费者信心小幅上升,从4月份的85.7微升至5月份的86.6。该指数反映了消费者对当前状况和未来预期的评估,在前两个月曾大幅下跌。具体来看,香港恒生指数报收于22961.47点,周涨幅为0.14%;美国道琼斯指数报收于25383.11点,周涨幅3.75%;日本日经225指数报收于21877.89点,周涨幅为7.18%;英国富时100指数报收于6076.00点,周涨幅为1.39%;德国DAX30指数报收于11586.85点,周涨幅为4.61%(见表2)。
外汇市场
报告期内,美元指数震荡下行,报收于98.30点,周内跌幅为1.50%。非美货币涨跌互现:其中,欧元兑美元报收于1.1105,周内上涨1.85%;美元兑日元报收于107.81,周内上涨0.17%;英镑兑美元报收于1.2351,周内上涨1.52%;美元兑港币报收于7.7511,周内下跌0.07%;美元离岸兑人民币报收于7.1336,周内下跌0.22%(见表3)。
大宗商品市场
报告期内,以美元为单位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普涨。具体来看,路透CRB商品指数报收于132.24点,周涨幅为2.09%;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收于37.61美元/桶,周涨幅为7.06%;COMEX黄金报收于1743.0美元/盎司,周张幅为0.48%;LmeS_铜3报收于5380.50美元/吨,周涨幅为1.47%;波罗的海BDI指数报收504.00点,周涨幅为1.20%(见表4)。
二、金融监管动态
(一)央行:2019年给予包商银行常备借贷便利58笔,金额4161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于5月29日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0)》称,2019年,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各地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报告强调,包商银行被接管前后全面加强监测,摸清底数,不留死角。特别是2019年5月24日以后,对辖区内包商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及其他高风险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情况进行重点监测,根据包商银行被接管事件发酵情况先后按照半小时一次、一小时一次、每天三次、每天两次、每天一次的频率及时有效进行监测分析研判。
另外,在畅通业务流程、保证资金及时到位方面,适时给予包商银行及受其影响的有关中小银行流动性支持,确保相关银行流动性稳定。依法合规及时给予包商银行常备借贷便利支持,2019年累计办理常备借贷便利58笔,金额4161亿元;请示总行批准5家包商村镇银行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累计向乌海银行发放再贴现20.8亿元。
(二)银保监会:典当当金利率按LPR及浮动范围执行
为进一步规范典当行经营行为,加强监督管理,压实监管责任,防范化解风险,促进典当行业规范发展,按照“问题导向、急用先行”原则,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典当行监督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监管要求,指导各地加强典当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促进典当行业规范发展。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完善准入管理。从做好证照衔接、审慎稳妥准入、完善准入管理、规范人员管理、优化审批服务、共享许可信息六方面提出要求。二是依法合规经营,稳健有序发展。要求典当行依法合规经营、回归典当本源、改进收当服务、合理确定息费、依法处置绝当、严守行为底线。三是压实监管责任,加强监督管理。要求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压实各方责任、实施分类监管、加强日常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四是整顿行业秩序,实现减量增质。从细化认定标准、加强信息公示入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实施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从减轻企业负担、方便当票领取、出台扶持政策、提供融资支持、发挥协会作用等方面促进典当行业健康发展。
(三)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的决定》
为落实新《证券法》有关要求,支持证券公司充实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的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此次《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允许证券公司公开发行次级债券。二是为证券公司发行减记债等其他债券品种预留空间。三是统一法规适用。将规定中机构投资者定义统一至《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要求,将次级债券销售相关要求按照《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进行调整。四是增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等作为上位法依据。
三、市场评述:财富管理业的制度保障
2020年5月28日,“民法典”由全国人大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法典,将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影响哪些方面以及影响的程度,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本评述,我们仅从与财富管理业相关的制度保障做个简评,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第一,私有财产和信息保护。强调私有产权与国有产权处于同等地位,私有信息将受到严格保护。因为有了私有产权,才有了财富管理业,所以财富管理业的发展必将依赖于私有产权的保护,将私有产权赋予国家产权同等重要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升投资者、民营企业的信心。同时,私有信息作为个人隐私的一部分,对其赋予重要的保护地位,也是提升投资者信心的一项重要举措。
第二,三权分置的示范作用。居民的首要财产是土地及其赋予的相关权利,民法典中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改革将对其他领域的产权改革具有示范作用。在民营经济获得巨大发展的今天,部分家族企业面临无人接班或接班不力的困境,是否可借鉴“三权分置”构建家族企业的所有权、管理权和受益权“三权分立”制度或将可以应对前述困境,值得期待。
第三,居住权与住房反向抵押。近期央行的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显示,房地产占居民资产配置的六成左右,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应对老龄化趋势的一项举措,居住权给予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相应的法律保障。
在民法典颁布的第二天下午,习总书记就主持召开“切实实施民法典”第二十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可见重视度之高。“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必须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正值转型发展的国内资产管理业或财富管理业,应该如何转型?是发展本土化的业务模式还是东施效颦,一味模仿抄袭国外模式?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