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每周监管资讯(2020年第20期)
一、监管动态
(一)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国务院同意,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构建我国改革开放新格局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意见》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创新,深化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持引领作用,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人民银行官网)
点评
《意见》围绕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提出多项重点举措,进一步加大对内地与港澳金融合作支持力度,促进金融资源跨区域服务实体经济。《意见》通过开展碳排放交易外汇试点、构建统一绿色金融标准、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支持跨境征信、跨境数据信息共享等方式,支持打造大湾区特色金融业态发展,加快境内外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意见》的出台表明了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坚定不移支持大湾区发展的决心。
(二)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贷款业务平稳健康发展,银保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日前,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办法》共七章七十条,分别为总则、风险管理体系、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贷款合作管理、监督管理和附则。一是合理界定互联网贷款内涵及范围,明确互联网贷款应遵循小额、短期、高效和风险可控原则。二是明确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应当针对互联网贷款业务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进行风险控制,加强风险数据和风险模型管理,同时防范和管控信息科技风险。三是规范合作机构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合作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在内控制度、准入前评估、协议签署、信息披露、持续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压实责任。对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的,《办法》提出加强限额管理和集中度管理等要求。四是强化消费者保护。明确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互联网借款人权益保护机制,对借款人数据来源、使用、保管等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办法》还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信息披露,不得委托有违法违规记录的合作机构进行清收。五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对商业银行提交互联网贷款业务情况报告、自评估、重大事项报告等提出监管要求。监管机构实施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过渡期安排方面,按照“新老划断”原则设置过渡期,过渡期为《办法》实施之日起2年。过渡期内,商业银行对照《办法》制定整改方案并有序实施,存量业务到期自动结清。过渡期结束后,商业银行不得再发放或者存续违反《办法》规定的互联网贷款。
制定《办法》是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监管制度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弥补制度短板,防范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根据社会各界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法》并适时发布实施。
(银保监会官网)
点评
《办法》明确了互联网贷款小额、短期的原则,对消费类个人信用贷款授信设定限额,防范居民个人杠杆率快速上升风险,对互联网贷款采取统一授信管理,防止过度授信,加强贷款支付和资金用途管理。《办法》将现有互联网贷款业务纳入规范化轨道,有利于促进新业态的健康发展。
(三)证监会对康美药业作出处罚及禁入决定
近日,证监会依法对康美药业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决定对康美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21名责任人员处以9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相关中介机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行政调查审理程序中。同时,证监会已将康美药业及相关人员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
证监会最终认定,2016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虚增巨额营业收入,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将不满足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工程项目纳入报表,虚增固定资产等。同时,康美药业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上述行为致使康美药业披露的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康美药业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欺诈行为,践踏法治,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证监会发现案涉违法行为后,立即集中力量查办,持续公布执法进展,疫情期间通过多地远程视频会议方式召开听证会,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并在坚持法治原则下从严从重从快惩处。
证监会重申,信息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石,依法诚信经营是最基本的市场纪律。一些上市企业无视法律和规则,实施财务造假等侵害投资者利益的恶劣行为,相关中介机构未履职尽责、勤勉从业,严重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对此,证监会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职责,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及诚信记录等追责体系,对财务造假等行为重拳出击。
随着新《证券法》颁布实施和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财务造假等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将大幅提升,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也将面临投资者民事诉讼索赔,付出更高昂的代价。希望广大上市公司引以为戒,坚守诚信底线,相关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共同助力市场健康发展。证监会也将继续加强投资者保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压实中介机构责任,精准监管执法,坚决净化市场环境,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功能。
(证监会官网)
点评
2018年12月,康美药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次处罚是证监会依照旧《证券法》实施的顶格处罚。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证券法》已经大幅提高了相关处罚力度。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后,相关投资者可以就康美药业虚假陈述问题向人民法律提起民事诉讼。康美药业被行政处罚再次凸显了证监会打击证券违法行为的信心。
二、观点聚焦
(一)刘元春:中国并不存在实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前提条件
近日,CF40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发文称采取赤字货币化有很多严格的条件,是在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以及疫情超级冲击下采取的极端救助工具,一般需要以下几个因素作为其前提:
一是货币政策处于流动性偏好陷阱之中,难以通过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达到救助目的,必须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来推进各种救助举措。
二是财政政策扩张的空间已经没有,必须采取大规模的赤字政策,并且政府赤字扩展难以通过常态化的市场销售来完成。这时中央银行直接进行国债一级市场购买,帮助进行赤字货币化。
三是市场利率已经很低(通常为零),国家通过财政债务融资与央行进行货币发行融资的成本负担基本相当,利用央行发行现金的负债替代财政赤字负债具有等价功能。
四是必须修订各种包括《中央银行法》在内的法律或启动各种例外条款,允许政府突破赤字上限并允许央行直接进入一级国债市场购买国债。
中国经济在疫情受到冲击后出现停摆现象,要全面启动中国经济,对冲外部经济体和供应链断裂所带来的冲击,需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因此这对财政的空间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是目前来看,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复苏需求对财政空间提出挑战的压力并没有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超越其极限,并不存在实施赤字货币化的各种前提条件。
一是中国财政空间依然很大,中国从政府债务率和一般预算赤字空间都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不到60%的债务债务率和不到3%的年度一般预算赤字率使我们在当前疫情救助有足够的财政空间。
二是中国货币政策工具没有失灵,其效果依然很好,同时中国也没有像欧美发达国家出现强劲的流动性偏好陷阱,货币政策的空间依然很大。
三是中国政府债务发行的市场空间依然很大,国债发行并不存在需求缺失的情况,大量商业银行和居民持有大量现金需要购买国债这种安全性资产,因此,国债发行并不需要央行直接进入一级市场进行购买。
四是要采取赤字融资必须修改或暂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五是必须深刻认识到赤字融资对经济治理体系和市场运行体系带来的额外冲击。允许赤字货币化就允许政府行为无纪律化,就会导致政府行为的失范,导致并意味着政府能力的崩溃和治理体系能力的崩溃。
中国一定要跳出“谈刺激色变”的心理陷阱。如果经济下滑得很厉害,需要刺激,那就一定要刺激。中国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冲击特性来安排相应的政策,选择相应的政策工具和把握一定的政策力度。目前是经济发展的窗口期,我们必须要尽快提出6.5万亿的刺激方案,深入设计刺激方案。
(网易研究局)
(二)张晓慧:现代货币理论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近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第43期季度宏观政策报告论证会上,CF40资深研究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围绕MMT展开思考。
她认为,MMT在近几年的盛行,反映了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新变化。MMT从货币创造理论入手,通过金字塔货币体系,剖析了危机为什么会发生,财政政策为什么可以发挥以及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张晓慧指出,如果从更好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角度看,MMT或许有其合理之处。但也要看到,过快增长的财政扩张同样也有风险,MMT的边界就是要避免过度依赖政府投资、挤压市场活力和降低经济效率,并在债务过高后形成金融风险。
张晓慧特别强调,应对危机政策出拳要快、力度要大、退出要及时。在设计非常规政策应对的初期,就必须尽可能地考虑退出机制。“应对新冠疫情这类如此惨烈的公共卫生危机,不可能也不应该允许政策去不断试错。”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三)管清友:投资不能对抗这五个趋势
日前,IMI学术委员、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指出,投资本质上是一种人生不得不做的选择。在投资过程中,要把握五个重要的趋势:一是大水漫灌、泡沫横飞的时代结束了;二是未来房价会趋于稳定,投资性价比很低,买房致富的时代结束了;三是未来投资的关键靠金融造富,尤其是股权造富;四是无风险投资的时代结束了,未来风险控制是投资最重要的地基;五是未来最火的核心资产,主要是以消费和科技为主线的龙头公司。
(IMI财经观察)
作者相关研究
Author Related Research
相关研究中心成果
Relate ResearchCenter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