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聚焦 > 新闻动态 > 会议简报| “支付行业健康发展、助力促消费扩内需”成功举办
Home > Foucs > News > 会议简报| “支付行业健康发展、助力促消费扩内需”成功举办

会议简报| “支付行业健康发展、助力促消费扩内需”成功举办

2023-05-05 2023年05月05日

12.png

4月26日下午,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承办的“支付行业健康发展、助力促消费扩内需”闭门研讨会在京举办。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扩大内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支付作为承载和助力消费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在推动消费升级、优化消费体验、提高消费便利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支付行业的创新发展也催生了众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基于此,本次会议着重研讨如何推动支付行业健康发展,发挥支付在促消费扩内需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稳增长贡献积极力量。

会议首先由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做开场发言。

图片1.png

杨涛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

杨涛在开场发言中指出,首先,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引导下,对支付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诉求。未来相关研究一方面应当进一步深入探讨支付领域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应更多从具体实践、政策需求出发来分析“痛点”问题。本次研讨聚焦“支付行业健康发展、助力促消费扩内需”这一主题,可以看到支付创新缓解了居民消费面临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难题,大大提升了消费效率,同时,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金融与非金融增值服务,由此,支付产业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价值进一步彰显。

同时,也需要认清的是,近年来海外支付机构和组织在推动支付创新方面的进展迅速,使得我国过去相对拥有的零售支付创新优势面临较大挑战。可以看到,许多海外支付机构一方面积极探索商业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对前沿重大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积极尝试,逐渐掀起了风起云涌的创新浪潮。在此形势下,对支付行业“如何不断加强我国金融行业自身竞争力”、“如何在跨境层面发挥应有价值”等都提出了更多要求。

在主旨演讲环节,相关监管部门负责人、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更强、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业务部主任袁刚、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主任孙学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张丽平进行了主旨分享。

图片2.png

周更强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周更强从银行业角度出发,围绕“支付如何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伴随着相关政策支持、居民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预计回升。恢复和扩大内需要从政策、金融支持、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促使居民愿意、敢于多消费。同时,应当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消除地区间市场流通阻碍,增加政府公共消费支出,以推动居民消费增长。

第二,金融在扩大居民消费中起着重要作用。银行业通过改善消费条件、创新产品和服务、降低信贷利率等方式支持消费发展,个人消费贷款规模较大且利率不断下降,为内需循环提供了润滑剂和助推器。

第三,商业银行服务效率和流程方面不断优化。商业银行借助科技手段逐步转向线上化个人消费贷款,不断扩大信贷数据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模型中的使用,实现线上无接触智能化审批,秒批秒贷,提高信用贷款比例。

第四,银行业通过减少用户消费成本和商户经营成本对于消费扩大和优化具有积极的作用。银行业积极贯彻落实为市场主体减负政策要求,其中包括降低支付、取现等方面的费率,并在过去一年中共计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少了202亿元的支付手续费。

最后,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助推健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认识消费对经济社会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信贷在大宗消费、消费产业需求和消费金融数字化方面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支付便捷程度和优惠程度。

图片3.png


袁刚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业务部主任

袁刚围绕“支付行业健康发展、助力促消费扩内需”进行分享。

首先,介绍支付行业发展整体情况。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人民银行指导下,我国支付行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是支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完善。支付行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支付服务供给主体不断丰富,支付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发展。银行机构严守安全发展底线,为稳住支付行业安全底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相继有支付行业服务主体主动或被动退出市场,支付行业持续减肥瘦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支付行业始终保持了稳健发展势头。

二是支付行业服务民生不断深化。支付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支付服务普惠进程加速推进,人民群众在支付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是支付体系有力支撑经济运行。支付行业秉承“支付为国”情怀,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各基础设施运营机构奋发有为,持续保障系统功能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为我国支付清算结算业务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支付产品服务百花齐放。服务民生改善、支撑经济运行背后是全体支付行业同仁的勠力同心和智慧结晶。在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支付产品和服务繁荣活跃,为促进消费增长、扩大国内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支付产业结构深化改革,发挥促消费扩内需的积极作用,离不开支付行业全体同仁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行业制度规范。发挥支付行业促消费扩内需的积极作用,要保持政策与行业发展实际的协调,优化支付产业顶层设计,理顺支付行业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政策顺畅传导。发挥支付行业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需要保证国家大政方针和产业政策的顺畅传导和有效落实,及时扫清政策落实中的淤堵。

三是为客户身份识别提供基础支撑。支付行业连接消费市场的买卖双方。发挥好支付行业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需要为买卖双方营造安全放心的支付环境,提高客户身份识别效率效果,为反洗钱、打击网络赌博和客户权益保护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筑牢行业风险联防联控堤坝。发挥支付行业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也需要持续净化支付环境,对严重违法违规机构和个人实行黑名单管理,提高不法机构失信成本。

五是助力产业创新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发挥支付行业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也要注重推动支付产品服务创新,及时适应居民百姓的消费升级。

最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时代,支付行业的一些问题风险也逐渐显现,包括价格机制的问题、公平竞争的问题等等。要继续发挥好支付行业促消费扩内需的积极作用,需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汇集好产业各方智慧和力量;二是推动价格机制优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三是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为支付行业健康发展营造适宜环境;四是继续鼓励和服务支付行业创新发展;五是推动进一步降低信用卡产品服务价格。

图片4.png

孙学工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主任

孙学工从宏观经济层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和居民消费现状做出分析。

一是今年一季度消费的快速恢复带动经济增速超过市场预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比上年提高33.8个百分点,再次表明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如果当前经济和消费增长趋势能够延续,全年经济增长将超过6%,高于5%的预定目标。

二是消费恢复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从家庭支出结构来看,服务消费支出增速明显快于商品消费支出,尤其是文化、教育、体育、旅游等之前受抑制的接触性社交属性的服务出现补偿性甚至报复性反弹,成为推动消费恢复的重要因素。这也可以从供给侧服务业生产一季度强劲增长得到印证,一季度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达到69.5%,高于上年27.7个百分点。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指标看,餐饮行业增速远高于一般商品消费,商品消费中小额、高频消费相对恢复较快,而家电汽车装修材料等大额消费恢复较慢,此外金银珠宝和奢侈品等一些高端消费增速也较高。

三是制约消费的一些因素仍存。居民收入的增速并没有出现明显回升,一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仅为2.7%,明显低于上年同期和当期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正常水平,还处历史低位。就业情况虽在好转,但失业率仍较高,尤其16-24岁年轻人失业率上升接近20%,可能对未来消费恢复和成长产生一定影响。消费金融支持方面,短期居民消费信贷表现较好,但中长期消费信贷尚无起色,金融支持整体力度不足。

四是促进消费明确作为优先的宏观政策。今年政策将促进消费作为优先宏观政策,包括稳定大宗消费、提升服务消费、扩展农村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新型消费、绿色低碳消费等多方面的措施。支付配合各类消费场景,提供延伸和增值服务,在提升消费便利、增强消费能力、完善消费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5.png

张丽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

张丽平主要围绕“商店信用卡促进消费的国际实践”进行了分享。

首先,详细介绍了商店信用卡促进消费的特点。第一,商店信用卡折扣优惠更大,对消费者的激励更强。第二,商店信用卡申领门槛比较低,而且获得便捷。第三,商店信用卡承载了大量消费数据,为定向激励提供有力支撑。商店信用卡数据可以用于识别客户对商店品牌认可度高低和消费行为,为针对性提高顾客忠诚度和边界倾向较高顾客的消费意愿提供基础。

其次,信用卡也存在相关隐患,如过度消费问题、数据安全问题。因此,应当从以下三点出发应对商店信用卡带来的风险:一是通过发行监管控制风险。二是通过规则设计控制风险。三是通过科技和监管提升安全性。

在圆桌论坛环节,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华、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蔡莉华、中国银联战略投资部助理总经理贾文玉、Visa专家进行观点分享。

图片6.png

程华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程华就支付行业发展提出“支付的未来是超越支付”进行阐释。

她提出三点看法:一是支付行业发展超越了原本的快捷安全支付功能,提供了丰富的增值服务。二是“支付的未来是超越支付”不只是需求端的促消费,更加重要的是供给端的改善供给。三是支付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很多行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通过支付切入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中国的服务行业中,如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蓬勃发展,对中国供给端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她还强调了支付数据的重要性。未来支付行业应该在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更好地汇总、分析和挖掘支付数据,使其发挥数据要素的功能。

图片7.png

蔡莉华: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

蔡莉围绕信用卡消费行业现状、未来趋势展开了分析。

首先,她表示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境外市场恢复超预期,但银行业仍需谨慎研判未来市场情况。虽然不同行业增长速度各异,各有各自的亮点,但大额消费仍较疲软,未来需关注消费形态的变迁情况来预判市场趋势。

第二,她对商业银行面对消费市场回暖过程如何保持业务理性发展提出五项建议:一是注重风险防控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打造智能风控体系;二是注重监管新规对行业健康发展管理要求的落实,强调风险防控是金融业主题;三是注重统一风险偏好执行,合规经营,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四是关注欺诈风险,强调行业自律和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提升市场主体的风控能力,构建良性产业生态。

第三,她强调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的重要性,消保工作在整个业务发展过程中已得到各家行的高度重视,未来将进一步落实监管要求,推动行业自我改进,带动信用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图片8.png

贾文玉  中国银联战略投资部助理总经理

贾文玉主要就银联促消费方面进行相关分享。

首先,介绍用户侧情况。一是从用户收入结构来看,高净值人群消费能力较强,对于奢侈品、跨境留学、高端医美等领域需求较为旺盛。中等收入人群则表现出一定的消费降级趋势。二是从年龄结构来看,年轻用户消费频次较高,虽然消费金额并不高;熟练使用新兴平台的消费贷产品,倾向于体验式消费与情感式消费;年长用户逐渐由传统刷卡向扫描二维码转变。三是从地域来看,一、二线城市包括沿海城市交易线上化程度非常高;中西部城市则保留了一定的线下份额;自贸区、免税店、县乡等特定市场线下交易量较大,结构性市场存在消费提升的空间。

其次,介绍商户侧情况。一是大型商户的数字化应用愈加深入,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数字化转型速度愈加快速。二是中等规模的商户对于SaaS类公司需求较大,垂直市场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方案。三是小微商户生存期较短,基本免支付手续费。

再次,介绍机构侧情况。从商业银行来看,一是目前越来越重视存量客户的精细化经营,关注重点由MAU(Monthly Active Users)转为AUM(Asset Under Management);二是均衡发展信用卡业务与消费信贷业务,增强借贷记卡产品的联动;三是深入开展公私业务联动,通过对公业务发展零售业务;四是收单策略出现分化,部分银行与非金机构合作开展联合收单,关注商户存款规模,同时补贴手续费。

最后,介绍银联促销费举措。从发卡侧来说,一是创新发卡模式,推动数字卡的“发、绑、用”一体化;二是针对特定客群如年轻客群推出创新产品与服务。从受理侧来说,一是支持收单机构为商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二是通畅房地产、批发、汽车等大额交易的受理,提升交易规模;三是继续配合各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补贴券等拉动消费等;四是开展基于数据层面的产品设计与推广;五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强境内外联动。

Visa专家围绕Visa与兴业银行共同推出的《消费洞察白皮书》进行相关分享。

首先,对当前国内消费新形态进行介绍。一是以促进消费为目的,国家不断出台结构政策畅通国民消费循环,释放积极信号激发消费主体活力。二是消费边际改善效应也激发了消费新形态的产生。区域内恢复性消费持续走高、线上新型消费不断扩容、升级类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

其次,以三类城市为代表解析差异化消费特质。第一类是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具有优质资源高度集中、空间规划体系成熟、高位产业形成汇聚优势的特征,柔性化的城市边界构建了多元化的城市空间。第二类是新一线、二线城市消费数据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一线城市。不同城市均有各自的产业特色,城市居民在消费主张上越来越呈现本土化、舒适化、自由化的特点,许多在新一线、二线城市孕育的本土化品牌甚至会“反攻”一线城市。第三类是三线及以下城市,呈现“一老一小”的特点。这些城市较多保留了传统线下生活模式,由于生活半径较小,居民的消费习惯受熟人圈影响较大,且更倾向于潮流消费。

再次,对消费趋势进行总结。一是品质升级下的“质懒蕙心”。兼具“懒”与“质”的产物迅速发展,随着商业便捷性的完善以及生活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质懒经济”也将向着深度和广度继续延展。二是“向内探索”下的自我建构。伴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升级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注重衣食住行的功能层面向追求注重内在精进的生活方式转变。三是物理流动的减少摁下了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键,在有限的空间内寻觅美好也成为重启生活的重要课题。四是从关心环境出发,助力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逐渐从遥远抽象的概念,转变为身边触手可及的绿色消费品、高性价比的绿色共享经济。五是向“享老”转变中的晚年市场。尽管老龄化带来良多挑战,却也同时促进着银发经济的发展,成为新兴经济板块和增长点。

最后,就上述分享内容提出以下四点启示;一是深入耕耘非一线城市的市场,走出下沉市场逻辑和固有方式的窠臼。二是紧跟利用绿色可持续消费新趋势,投身于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推广。三是关注“一老一少”两级消费群体。四是供给端要善于多元化消费形态及热点进行场景布局。五是要用“贴心”的产品与服务设计打开消费者心智。

图片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