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刘晓春:民营企业融资贵并不是所有制歧视问题
疫情之后,探索推动大循环发展,不仅亟需帮助民营企业顺利渡过难关,保存实力,满足融资需求;同时也需要为民营企业赋能,帮助他们赢得市场的信任。9月27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原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做客普惠大讲堂,解析大循环中的民企融资问题。
刘晓春表示,关于融资贵的问题,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要高一些或贷款利率要高一些是正常的,他并不是所有制的歧视问题,而是风险溢价问题,不能因为风险溢价把它“归罪”到“歧视”。
融资是市场的行为,有投资方,有融资方。融资难有供给方的问题,也有需求方的问题。市场不仅是供求双方的市场,还有制定规则的市场,制定规则、执行规则的部门,包括政府、法院、监管机构实际都是市场的参与者。刘晓春认为,找问题不能简单地、单纯地从供应方找问题,也不能简单、单纯地命令供应方,必须给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如何放贷款,这是找错方向了。我们要了解整个市场到底如何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把本质的问题看清楚,再来讲问题才会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