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聚焦 > 采访 > “第二届金融高质量发展广州峰会”成功举办
Home > Foucs > Interview > “第二届金融高质量发展广州峰会”成功举办

“第二届金融高质量发展广州峰会”成功举办

2020-11-27 2020年11月27日

2020年11月26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金融高质量发展广州峰会——‘十四五’广东金融发展 新征程新辉煌”成功举办。峰会共吸引来自广东省、广州市及各区金融工作部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驻粤机构,研究机构、高校、行业协会,境内外金融及类金融机构、新闻媒体等领域的300多位嘉宾出席。本次峰会由凤凰财经、新浪财经、腾讯网提供直播支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张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腾飞,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吴昌盛,广东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刘坚,广东证监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邹陵曦,广州市荔湾区委书记陈小华,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亿通等领导嘉宾出席峰会并为广州金融家创新空间揭牌及见证《广州金融发展报告(2020)》新书发布。张新、李扬、陈志英等领导嘉宾还作了开幕致辞。

新书发布

会议同步发布了广州金融年度系列研究报告(蓝皮书)的首部报告《广州金融发展报告(2020)》。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腾飞,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吴昌盛,广东银保监局二级巡视员刘坚,广东证监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邹陵曦,广州市荔湾区委书记陈小华,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邱亿通等领导嘉宾出席新书发布仪式,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许鹏教授进行了发布解读。

许鹏1.png

许鹏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许鹏教授认为,该报告系统分析并动态跟踪了广州金融阶段性发展的总体状况,通过测算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生态系统、金融创新、金融开放等指数,表明广州金融业近年来实现了稳健的跨越式发展。当前,广州金融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要抓住广州期货交易所等重大平台开业建设契机,集聚更多金融机构与要素,进一步壮大金融机构实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金融,进一步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更好服务新兴产业培育与成长,促进金融与产业共同成长;大力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应用,赋能金融业发展,特别是促进供应链金融等新领域发展;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实现自身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

主旨演讲

胡志浩1.png

主持人:胡志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院长

李扬1.png

李扬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李扬理事长以《广东要成为施行新发展格局的先行者》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他指出,新冠疫情之前,全球经济便已处于下行通道,疫情爆发,则将全球增长拉下了一个台阶。“去全球化”导致的贸易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格局还会长期存在,全球债务危机又如滔天洪水,这些都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债务和杠杆率问题也再次凸显。面对新形势,中国提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这既是应对全球经济“大关闭”的伟大战略,也是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的内在要求。建立新发展格局,需要依靠市场机制来推进双循环,其核心是畅通双循环。实现双循环,要真正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降低制度成本,加强产权保护,发挥金融引领资源配置的主要载体作用,创造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的运行条件、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他认为,广东作为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全球经济大循环的中心节点聚集区,其经济中心的地位无可争辩,其金融中心的地位亦无可争议。在实施双循环战略的过程中,发展广东金融居于核心地位,要实施好“一体两翼”战略,要筑牢“两个支撑”点。

吴昌盛1.png

吴昌盛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

吴昌盛副主任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及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人民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广州金融业发展质量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不断提升,创新科技在金融机构全流程运营中的应用、金融业服务和运作效率、金融机构信贷经营和管理方式、金融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和支撑作用、以及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和金融发展可持续性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十四五”时期,广州金融业发展将站在新的起点,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广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做到“四个提升”:第一,提升金融供给对金融需求的适配性;第二,提升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第三,提升金融业数字化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第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张晓晶1.png

张晓晶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张晓晶所长围绕“新发展格局下宏观杠杆率趋势”作了主旨演讲。他指出,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宏观杠杆率攀升至270.1%,全年预计上升不到30个百分点,低于2009年全年31.8个百分点的升幅;也低于全球35个百分点的增幅。我国债务结构方面,公共部门(国企+融资平台+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债务大大超过私人部门(居民+非国企)债务。他表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宏观杠杆率将有如下发展趋势:一是创新驱动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效率提升,将有利于稳(去)杠杆;二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需要向消费驱动增长模式转型,而这依赖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在国民收入基本格局不能大动的情况下,债务扩张是一种权宜安排。结果是:政府债务占比将上升最多,居民债务占比次之,企业债务占比下降。只有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让金融科技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公共部门债务能以市场化方式分担风险,才能适应新发展格局下的债务扩张模式。

陈道富1.png

陈道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陈道富副所长在演讲中指出,以国内循环为主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金融发展需要既能满足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也要符合金融运行规律。在数字时代下,借助政策性金融,使金融发展内嵌于经济中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激发国内经济循环的活力,从而带动国际循环。新格局下广东金融发展,一是可以扩大区域性票据市场中心建设,要借助多方数据完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评估,利用湾区汇聚国内外金融资源,发挥自身贸易网络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作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要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将碳排放等绿色金融举措落实到位,在大湾区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圈,进一步挖掘养老金融的洼地,最终将产业优势和供应链优势与金融更好地结合起来。

张平1.png

张平

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张平理事长发表了题为《“双循环”战略转型与广东战略机遇》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产业转移在不断加快,经济战略转型应在经济结构服务上做到高水平开放,把服务从国内拓展到国际,特别是RCEP的重要区域性市场。同时,广东经济和产业转型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一是从RCEP入手,建立广东供应链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二是把绿色金融作为重要战略;三是推动更多专业化服务,并纳入广州未来战略中;四是金融要服务于创新;五是推进数据要素的资产交易中心,提高数据流动的意义;六是提高金融基础设施;七是以期交所作为重要的把手学习新加坡,做好风险管理中心;八是依据大湾区的财富存量和专业服务能力,形成财富和资管中心;九是推动人民币结算和环流市场构造广东人民币交易和国际化运营的中心。

金羊金融学术峰会

陈双莲1.png

主持人:陈双莲

广州金羊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彭兴韵1.png

彭兴韵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彭兴韵教授围绕“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改革”发表演讲。他首先对金融抑制、金融深化等理论进行介绍,并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肯定了我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策略。彭兴韵教授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改革也进行了阐述,并指出目前我国仍缺乏明确的货币政策指标利率。最后,针对未来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改革的方向,他提出以下建议: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且时机已经完全成熟;确定一种货币市场利率(如隔夜回购利率)作为央行的操作目标利率;确立中央银行贷款与公开市场操作来引导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利率的基本政策工具组合;调控央行资产负债表,在控制资产端对金融机构债权的同时,谨慎有序地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

曾刚1.png

曾刚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曾刚教授围绕“特殊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与展望”发表了演讲。他指出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周期调整过程中,特殊资产供给持续增长,体现出更多的投资机会。相应地,行业风险也在逐步提升,需要加快监管改革速度,一是设立一级市场机构,包括进一步引入外资机构;二是放宽银行处置政策,强化银行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对发展特殊资管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作了详细分析,第一,挖掘存量资产价值,化解金融体系风险,畅通经济循环;第二,中国是未来十年全球特殊机会投资最大的目标市场;第三,资本、资金市场发达,形成了良好的资金聚集效应,为特殊资产投资的退出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具有相对开放的金融体系与政策;第四,中介服务与司法体系逐步完善,形成良好的司法环境;第五,市场供求持续增长,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

杨涛1.png

杨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杨涛教授在以《厘清数字货币的理想与现实》为题的演讲中指出目前数字货币领域并未建立广泛的共识,需辨析数字货币领域中的概念和逻辑。首先,法定货币的边界并非一成不变,既有最严格意义的央行通货,又有广义货币层面、承担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因此需明确范畴。第二,私人货币作为私人间的交易媒介,长期以来在全球仍存在较大生存空间,同时影响远未达到监管关注程度,如老年互助中的时间货币。第三,当引入非传统技术后,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变得更加复杂。如国际清算银行将央行数字货币划分为为可广泛用于小额零售交易通用型(零售)和用于金融机构之间的大额交易结算批发型。

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我国数字人民币更多是通过部分M0替代,为我国零售支付体系提供冗余性,并且服务于反洗钱等。此外对一般加密数字货币和民间稳定币,需关注提升透明度、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等。同时,积极推动国际化的、央行间的“数字货币替代物”建设,为将来可能的超主权数字货币奠定初步基础。

圆桌讨论

苏亮瑜1.png

苏亮瑜

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副总经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增长新旧动能切换、供给侧改革纵深推进的历史关键期,经济向高级形态跃迁亟需金融业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金融切入实体经济的发力点无非是需求和供给两端。需求端的转型升级主要在于进一步优化投资、消费、进出口的动能结构;供给端则需要资源、人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须发挥固有优势,有针对性地改善要素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对此,金融业应加快结构调整,利用金融力量激发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客户的金融支持,采取推动大消费市场的构建、聚焦“两新一重”重点行业、重点服务科技创新、统筹服务好重大区域发展、重点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等具体举措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陈阳1.png

陈阳

远洋资本副总经理

在新的发展阶段,金融系统需要在“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下,实现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首先,在优化资本分配格局与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方面,当前亟需解决权益市场存在的权益错配、期限错配、普惠金融需求响应错配等问题。其次,从把握规律跨越经济周期维度,专业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更需要在特殊机会投资领域方面进一步发力,通过财务手段、资产运营等主动管理能力提升资产价值,降低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承压风险,打通内循环中的各种梗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实体经济的畅通流转。从远洋资本角度来看,具备了以广州为重点区域的大湾区发展的高质量服务能力与实践。结合国家“十四五”发展战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和提升金融资产管理人服务质量与水准,通过基金化等方式和服务手段,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质产业经济部门、政府引导基金和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以及与国家级高端智库的交流与合作,成为有思想、有灵魂、敏捷执行力的受托资产管理人,更好地为粤港澳大湾区等实体经济部门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黄程亮1.png

黄程亮

广州银行副行长

中小银行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扎根做好本地的服务。过去银行的发展环境比较宽松,更多的是依据土地抵押和国家信用背书来评判风险,因此中小银行利用这两条模式也可以经营得很好。但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特别是广州银行去年启动IPO以后,对如何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精品银行也在积极探索,单凭国有信用和土地信用难以做到健康发展。根据调研,江浙一带以制造业、民营经济为主,那边银行的户均贷款都很低,但是资本回报率却能达到一些大银行的两倍,而且不良率也能控制在较低水平。这说明,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是大有可为,但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董忠云1.png

董忠云

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使命,国防工业作为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以及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更应该服务好军工产业的发展。当今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正在增加,加强我国军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持续提升。国防工业是一个高科技、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以及回收期较长的行业,需要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投入,资本市场的支撑显得尤为重要。他认为,广东有着地域、产业、市场、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诸多优势,特别是有深交所和创业板,承载着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使命,具有支持军工产业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

最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教授发表闭幕致辞并宣布当天会议圆满结束。此次会议全面讨论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落实问题,与会嘉宾均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展开深入交流,并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落实“双循环”的发展战略。总体上,广东金融的发展要解放思想,引入高新科技,建立具备专业化分工水平的现代金融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