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宏观调控与财政赤字货币化

2020年05月19日

“财政赤字货币化”,其作为理论进行讨论和作为政策进行讨论,是不同的。虽然说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但真要作为政策讨论实施,那还是不同的。
全 文ALL

“负利率”浪潮下的中国机会

2020年05月17日

全 文ALL

最近热议的现代货币理论(MMT)到底是什么?

2020年05月19日

现代货币理论(MMT)最近被炒得很热,大家讨论要不要实施之。但究竟是什么是MMT呢?我这边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描述之。《现代货币理论》这本书刚出版时我就买来读了,到现在已经有段时间了,所以有些东西可能记错,可我现在太忙,也没时间去拿出来重新翻一遍,所以如果文中有记错的地方,烦请大家指示。
全 文ALL

数字货币风险管理与监管

2020年05月15日

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颠覆了人们对货币职能和本质认知。相对于传统货币体系,数字加密货币提高了支付效率,强化了隐私安全,优化了资源配置。同时,数字货币在早期发展阶段,有不可避免地具有野蛮性和投机性,其所蕴含的各类不可预知风险对现行货币金融体系的冲击和影响也可能是灾难性的,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监管协调,深化监管合作。
全 文ALL

《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守正出新

2020年05月16日

2020年5月9日,银保监会下发《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此版《征求意见稿》顺势而为,积极回应行业发展面临的争论问题,相对于之前的征求意见稿以及上海、浙江、北京银保监局出台的地方性监管政策更加全面,通过放开前端创新和加强持续监管的组合方式,在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之间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平衡:一方面,对银行风控等核心业务环节不得外包的限制要求有所放松,对合作机构可以承接的业务范围有所放宽,对地方性银行跨区域互联网贷款不作定量限制;另一方面,强化了商业银行对合作机构的管理要求,以及监管机构根据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情况采取的灵活处置权。《征求意见稿》对数据收集使用、数据安全保护、避免多头过度授信、明确资金用途、强化贷款支付、贷款逾期催收等,作出了具体要求,以下五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全 文ALL

银行让利于实体是双赢选择

2020年05月16日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同时又遭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经营处于困难之中。尤其是一些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较大的服务性行业,暂时性停业、现金流断绝等情况甚至可能导致它们陷入困境。此时,市场和政策当局均提出让银行“让利”于实体,以便减轻实体经济财务负担、共渡难关的建议。本文从银行让利的理想状态出发,再纳入不同的现实因素后,发现银行让利面临市场失灵、代理成本等问题,确实需要“有形的手”介入,才有可能均衡各相关利益方情况。
全 文ALL

中国版REITs为什么选择从基础设施领域破题?

2020年05月17日

证监会和国家发改委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20〕40号,以下简称“40号文”)。随后,证监会又发布《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引》”)。试点方案明确采用“公募基金+单一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的产品架构,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进行聚焦,在参与主体、注册发行、投资运作、项目管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逐一规范。
全 文ALL

后疫情时期,住房和土地市场在分化

2020年05月19日 蔡真

新冠疫情对经济活动造成极大冲击,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率为-6.8%,是1992年公布季度数据以来首次负增长。房地产业占GDP比重较大(2019年为7%),且关联产业占GDP比重也较高(如建筑业7.2%,金融业为7.8%),因此从对冲宏观衰退的角度一些学者和市场人士提出放开房地产调控;但中央“房住不炒”的主基调并未改变,很多地方政府的放松政策都经历了一日游。我们在疫情中的政策主张偏向中性,即要防止房地产业下坠风险。2020年2月中旬疫情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我们认为:在全国调控政策未明显变化以及疫情逐渐消退的条件下,通过对一季度的数据(尤其是2月到3月的窗口期)进行分析后提出政策建议更具有针对性。
全 文ALL

对折甩卖的银行股 “银G比”分析

2020年03月19日

A股银行股首次见到0.6以下的PB,也就是接近对折甩卖。这在西方金融危机时候是常见的,那种情况下他们真的是大甩卖。但我国确实没到金融危机,在外资为应对流动性而恐慌卖出我们的银行股的情况下,也杀出了如此非理性的估值。
全 文ALL

为互联网银行解缚 助力小微企复工复产

2020年03月20日

新冠疫情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多次强调发挥金融机构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措施,并重点针对个体工商户加大扶持,帮助缓解疫情影响纾困解难。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下,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密集出台,相关效果也不断显现。在各项政策的执行和落地过程中,如何实现政策的精准触达,如何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评估政策的价值意义,都成为决定此次金融“抗疫”胜利与否的关键。就政策而言,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是如何最大范围的惠及更多的微型企业和经济主体,将优惠政策精准的触达最需要资金的经济社会末梢。
全 文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