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需从四个方面规范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居民财富增长,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当前,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消费升级加速,带动了消费贷款等零售业务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也在增强,为消费贷款需求提供了支撑。金融科技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则极大地拓宽了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群,提升服务效率和风控能力,加快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2019-08-16
立法监管或成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趋势 过去10余年,以金融控股公司为支撑的混业经营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的重大趋势,金控自身的发展甚至出现“野蛮生长”的态势。各大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大型民营企业、互联网企业等都纷纷抢滩金融控股公司。但是,由于没有金融控股公司的专门法律规范,监管金融控股公司成为重要任务,而互联网金融控股公司在监管上更是没有先例。金融控股公司涉及面较广,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进一步强化对其规范监管是极其必要的。
2019-08-16
将地方债务关进制度笼子 截至2019年5月底,官方统计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19.89万亿元,较2018年底净增1.5万亿元,5个月内便有8%的增长,本就令人瞩目,加之还有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规模”的政策安排,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2019-08-16
有效提升金融科技的金融能力 当科技的功能与金融的规律发生错位,那么,科技不但不能发挥金融能力,反而会走向歧途。只有客观准确地理解各类金融科技的功能,深刻领会各类金融业务的性质和规律,并创造性地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金融科技的金融能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2019-08-16
增强金融韧性 经济金融形势越复杂,金融韧性越重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重塑金融韧性(financial resilience)成为国际监管组织和各国监管当局金融改革、金融监管关注的焦点,巴塞尔协议Ⅲ的标题更是直接表明了改革的目的——建立“更具韧性的银行和银行体系”。2018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金融韧性也开始进入我国金融政策,“增强金融体系韧性”“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等被反复强调。
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