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王伯英

中心副主任

王伯英  财富管理研究中心 副主任

教育背景

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数理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士

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工程专业硕士

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金融学专业博士

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 北京大学与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培养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8年7月至2015年9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

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  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改革办秘书处  博士后

2020年1月至今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

主要研究成果

参与著作

•《影子银行与银行的影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

•《私人银行——机构、产品与监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月。

•《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

•《中国债券市场(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

期刊论文

• 王伯英、段雅丽,“银行理财静待春风”,《经济日报》,2013年11月3日。

• 王伯英,“香港财富管理市场初探之结构性产品”,《银行家》,2013第3期,第129-130页。

• 袁增霆、王伯英、蔡真,“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动机及影响因素”,《南方金融》,2010年第11期,第76-79页。

• 王伯英、太雷,“通胀挂钩债券在通胀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中国金融》,2011年第8期,第63-64页。

• 王伯英,“信托公司急中生智”,《经济日报》,2017年3月17日

• 王伯英、段雅丽,“结构性理财产品擒拿术”,《中国外汇》,2014年第24期,第65-67页。

• 王伯英,“财富管理业的宏观框架与微观机理(下)”,《银行家》,2015年第4期,第128-132页。

• 王伯英,“从法律基础看家族信托业务”,《当代金融家》,2015年第7期,第92-95页。

• 王伯英,“中国家族信托源起”,《银行家》,2016年第9期,第128-130页。

• 彭兴韵、王伯英,“跨境资本流动与宏观审慎管理”,《中国金融》,2016年第15期,第45-47页。

• 张运才、王伯英,“信用体系发展、杠杆化与信用周期”,《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第124-135页。

• 王伯英,“货币政策冲击、宏观经济变动与信用利差调整”,《南方金融》,2018年第12期,第32-40页。

• 王伯英,“利差调整泰勒规则与中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实证研究”,《上海金融》,2018年第4期,第24-31页。

• 王伯英、张运才:“信用利差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第100-124页。


  • 最新成果New Research
  • 最新演讲New Sp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