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研究 > 论文 > 中国宏观经济叙事的转变与展望(1978—2025)——历史演进、共识逻辑和政策机制
Home > Research > Paper > 中国宏观经济叙事的转变与展望(1978—2025)——历史演进、共识逻辑和政策机制

中国宏观经济叙事的转变与展望(1978—2025)——历史演进、共识逻辑和政策机制

作者Author:张平 2023-09-15 2023年09月15日
宏观经济叙事有着经济学共同叙事的逻辑自洽性,包含了分配、规制表达和福利体验等多方面,涉及了各类社会主体的接受性。宏观经济学具有经验主义式的叙事风格,更重视经济发展的时间序贯特征,即一连串的事件组成的发展进程,在历史过程中人们相互共鸣形成了共同叙事,形成了相互协调的分工协作和协作稳定。从宏观叙事的时代背景、经济共识、激励机制和政策部门责任等四个方面,对中国1978年以来宏观经济叙事进行梳理,总结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综合平衡理论、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宏观叙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基于出口导向的宏观叙事、高速增长与资产建构的宏观叙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叙事探索等五个阶段的中国宏观经济叙事及其转变。提出中国正在面临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公共财政体系改革、货币供给体系改革、政府配置资源体系的改革、构建社会等非经济因素的“正反馈”机制和向高水平对外开放转变的新阶段。

一、中国宏观经济与宏观政策的叙事视角

“叙事”(Narrative)就是讲故事,其定义也是在不断流变,同时赋予了新的涵义。该词先在文学,后在历史学中使用,当代更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人类学、商学、金融等领域。学界认为叙事是统领人们思维价值观、思想传播和相互协作的“共同意识”,成为了社会分工协作的关键。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认为,人的合作是从讲故事开始的,当人群扩大后,言语让威胁演变为了共同虚构的故事,“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最独特的功能,“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这样的虚构故事赋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共同的“叙事”成为了合作的关键。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出版的《叙事经济学》,将叙事传播引入了经济学,探讨了IS-LM、拉弗曲线等在人群中的病毒式传播构造了共同宏观行为特征。叙事本质上是依据发展情景人们相互共鸣而来的“共同意识”,其会协调和激励人们的行为。在金融投资领域面对不确定性,更是要共同构造"价值"的叙事,进行"有意志"的投资。当代的大量活动都是在统一“叙事”下进行的,如全球防止气候变暖的零碳行动、责任投资等。叙事在研究历史成为绝对的主导者,历史是时间序贯的连续,但非因果的决定。历史只能是当时代共鸣出的价值的共同表述,并非绝对事实,只是确保证论框架具有共识(公理)基础的合理性。

(一)叙事的宏观经济影响

"宏观叙事"首先是宏观经济叙事,当然也包含了政策部门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各种制度改革、稳定化政策和长期发展激励。本文以"宏观叙事"为题,通过大的历史跨度讨论宏观叙事的变化,特别是2022年以来,全球化转变已经构成了明显的趋势,以此展望到2025年。通过历史序贯的事实去理解共识、政策逻辑和后果,以及宏观政策部门责任。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宏观经济叙事进行梳理。第一,以历史的时间序贯为线索,从系列的事实逐步来确定一个"发展阶段",确认叙事的共同背景。第二,在共同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叙事,相互共鸣逐步形成统一的协调性认同,即共识,有的经济学家也把共识称为价值观。20世纪80年代末,部分学者依据发展经济学的阶段理论,认为中国正处在"起飞"阶段,需要发展速度,过热是好的;另一些学者认为发展需要稳定,核心是控制"通胀",就此形成了宏观大讨论。中国价格闯关试错后,最终达成共识——"稳定物价"的宏观调控是最重要的,启动了20世纪90年代中的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叙事要表述出人们相互协调共鸣后的共同认知,说服其内在逻辑,可进行讨论、实证和修订,形成共识性协调机制。第三,经济学叙事中一定有激励机制叙述,在共识的价值观后加入一个最重要的修订机制就是激励。通过社会共鸣形成共识成为经济协作的关键,协作的成果的激励直接决定共识的正反馈或负反馈,负反馈达到一定阈值后,则就会修改共识。人类的经济行为遵循着"认知有限性"、功利性等独特特征,并不是只需要证明认知是"合理性"的即可,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激励。现实中很多经济协调共识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不是单一逻辑决定,如计划经济、政府干预、自由市场经济,这些都在某一历史阶段上起到了共识价值,一旦证伪,人们就开始了新共鸣的探索,形成新共识,重新协调人们的活动。第四,宏观经济叙事隐含了宏观政策部门的主体责任,这个责任更显示出其整体性和跨期性上,很多政策是从总体和跨期角度与微观协调的。

宏观责任政策部门在微观主体一致性地陷入"自我强化"的过度乐观和悲观的循环状态,进行干预,打破"自我强化"循环陷阱,进行跨期救助等,其通过更多的公共信息,如总量数据、市场信号、政策干预倾向等多方面信息与微观主体的"预期"进行信息交换,也起到相互形成共鸣,达到共识的效果。宏微观共识并非宏观者有"远见",而是其有着稳定化的立场和职责,通过与微观充分交换信息降低行为主体一致化带来的波动。中国房价长期上涨,导致了人们认为房子什么时候买都是会"涨",这就会引单边住房上涨产生泡沫,需要宏观政策部门不断与市场投资人进行信息交流,让人们更多地得到宏观数据,推动微观主体认知更多样化,避免出现自我强化的泡沫。宏观叙事有着经济学共同叙事的逻辑自洽性,更重要的是对百姓解释的自洽,这个解释的自洽中包含了分配、规制表达和福利体验等多方面,涉及了各类主体的接受性,宏观经济学形成了经验主义式的叙事风格,更重视经济发展的时间序贯特征,即一连串的事件组成的发展进程,非简单的因果逻辑的表达,在历史过程中人们相互共鸣形成了共同叙事,形成了相互协调的分工协作和协作稳定。

(二)中国宏观经济叙事的演进

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历程看,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依然基于计划经济中的综合平衡认知的。计划经济的本质就是全国就是一个大工厂,各个企业就是一个车间,全国资源由计划分配问题,没有宏微观之分。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综合平衡不是宏观管理,而资源全国的配置系统,计划经济下,一个工厂要建一个厕所的投资都需要层层上报到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进行审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将大工厂逐步化小单元,即承包,再引入激励,通过"承包-激励"方式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边际改革推动中国经济逐步通向市场经济。与发展相一致的是认知革命,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的书进行教学参考。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式提出,人们开始认知市场经济。中国经过几年的微观渐进式改革,微观搞活的同时,通货膨胀在1985年达到了9.3%,"过热"的发展特征开启了宏观叙事,宏观叙事于1985年的"巴山轮会议"(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全面展开,当时仍以改革为主线,宏观认知开始在相互争论中产生共鸣、分歧。宏观认知开始,但宏观新的管理调控体系并没有形成。1985年后,中国的"通货膨胀"不断打断中国改革和发展。1988年,物价闯关引发高通胀和社会动荡。1994年,通货膨胀高达24%,新的宏观整体性、系统性认知形成和完善。到199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全面突破,与此阶段相匹配的宏观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宏观学术讨论也成为了主流研究,中国新的宏观叙事趋向成熟。1997年,中国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积极财政政策登台,其宏观体系的稳健、政策部门调控责任、自主独立的宏观政策操作全面展现出来。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入到了全面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与全球的宏观叙事融为一体。中国的高速发展与物价稳定成为新的发展组合。2005年,中国汇率改革,人民币升值,资产升值成为了新的宏观线索,推动了城市化发展。汇率和资产价格等开放、金融等新的变量纳入到了宏观叙事中。2008年,中国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4万亿积极财政政策标志着政府激励的宏观叙事达到顶峰,经济快速赶超。2012年后,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增长速度持续减缓,实体通缩和资产价格膨胀并行,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的平衡被打破,宏观叙事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了"新常态""中高速发展""高质量"等发展叙事中,涵盖了人口变量,总体人口见顶、人口红利消失、城市化放缓和老龄化加速。全球化策略调整为双循环,绿色转型强调了可持续性,"五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等新的主题纳入到了宏观叙事中。

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万美元。2020年开始,中国连续三年,经济增长减缓,但依然稳定。2022年,受俄乌冲突影响,地缘安全问题纳入到了全球化宏观叙事中,全球化叙事转变,全球化逐步被区域联盟替代,挑战了"和平与发展"世界共识主题。全球化带来的和平红利,分工效率推动的低通胀,全球主权信用扩张和高增长的繁荣时代渐行渐远。全球化新的相互连接的绿色转型新主题被纳入到了全球化的新叙事中。随着全球化共识的转变,中国的发展与宏观共识都要经历新的探索,形成新的协调和激励路径,保证可持续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扩张。

......

学术论文全部内容请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