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谢谢大家,非常感谢杨主任给我和大家交流机会,我讲的和前面几位老师差不多,重复度很高。我大概分享一下我们自己的感想,我在这个行业当中是从业者,和纯做研究人不一样,我这里面从不同角度一些感悟。
金融科技诞生一开始就是在技术诞生初期,其实并没有驱动技术为哪一个行业服务,技术是纯技术,技术研发出来并没有想到未来在什么行业可能会有应用。真正智能投顾这些方面其实是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有了,只不过科技公司作为纯研究型应用在体系内做研究。包括我们说金融科技最初形成态势,其实多半是从金融机构开始的。只不过开始的时候也是作为金融机构的IT部门实施,包括刚刚讲的花旗银行,人民银行,这些IT部门,他当初目的是把技术能够应用到IT或者是作为支撑工具,去提高机构本身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但是慢慢这个技术研发速度和涉及面越来越广,包括现在能够知道从单纯一开始,纯粹作为电子数据传输到现在实际上已经渗透到能够改变本身业务模式变化,国外比较有代表性是比如说电子支付,最早把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国内大家也是很熟悉,现在在某一个层面来说国内公司在金融科技应用可能比国外走的还要快,快的原因是我们说智能手机普及包括国内政策,还有现在人才,包括我们说金融市场本身开放的态势和趋势。还有人口红利,加速国内金融科技发展,现状是比较蓬勃。
我大概可以跟大家讲一下,沿着最初发散轨迹,一开始科技在金融,从后台走到前台应用大概过程,一开始纯粹是作为技术,内部支持系统,从财务会计,记账这方面进入金融机构,慢慢因为这方面效率提升很多,所以就慢慢从后台往前台移,包括比如说现在可以看,上面有很多公司,第一批进入这个领域公司未必现在在市场上应用很大,这个跟什么有关?跟人才,跟金融本质风控或者是安全相辅相成,也同时会涉及到一些规模效应,从刚开始财务会计电子数据化,慢慢向影响他的核心系统,慢慢延伸到可以改进他的业务模式。可以有电子股票,可以有P2P,包括各行各业巨头只要有技术基础和资金能力都想进入这个领域。docomo是一个运营商并不是技术公司也不算纯科技公司,但是因为他有比较强大的用户基础,他的资本包括他的运营商系统数据提供,所以他在日本在2000年初,在世界上他在手机银行,手机钱包这一方面,在进场是一枝独秀,后来在美国慢慢开始有paypal,paypal跟国内发展路线不一样,美国硅谷创业者或者是这个领域应用者多半是以技术研发开始进入市场,他们一开始是因为掌握某一项技术能力之后,我有技术能力如何作为业务应用投放市场,paypal做了电子支付慢慢积累海量数据,后来形成大数据风控,数据积累维度和广度越来越多,慢慢整个行业当中意识到这个数据并不止是交易数据,可能可以有多维度渗透,美国有一家公司是做征信公司,主要提供服务对象不是传统意义上说在银行体系内的,当时针对市场主要是针对新移民或者是学生,没有任何征信记录这些人。用社交领域数据验证征信方面深度,包括现在脸书行业当中应用也是以社交属性数据来做它的征信系统,所以这个在美国这方面研发,从技术上来说是走到行业前面。
从行业发展顺序差不多是在2014年之后,我们从纯技术领域应用,慢慢大家可以知道我怎么样把金融增加智能属性,这是伴随一些技术公司或者是技术本身研发,我们说现在讲的AI,物联网,区块链等等,所有的这些领域应用,其实它的最终目的无外乎就是两个,首先是绩效,提高效率,提高精准度,提高它的质量。第二是降成本,降成本又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运营推广成本,第二是风控或者是止损成本。我的数据是比较多维度,全方位,所以我们现在讲的是金融科技公司,能够对用户去进行征信判断,已经远远脱离传统金融征信概念。并不一定要证明你现在有多少收入,举一个例子,之前开玩笑,我想知道什么是高净值人群很简单,看微信他发红包比例,频率,他周围关联人是什么收入。在中国手机支付已经非常普及,所以很多的维度,现在已经超越我们说传统金融机构之前定义征信行为。
...
全部速记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