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 演讲速记——马颖
Home > Metting > > 演讲速记——马颖

演讲速记——马颖

  • 简介:
  • Summary:
  • 金融科技这个词是越做越热,衣服脱掉了脸还是红的。前面杨主任提到金融科技是多视角探讨,从不同视角探讨金融科技,我想给大家换一个视角,我刚才讲到坐在那里越来越热是一种感觉。

会议综述

金融科技这个词是越做越热,衣服脱掉了脸还是红的。前面杨主任提到金融科技是多视角探讨,从不同视角探讨金融科技,我想给大家换一个视角,我刚才讲到坐在那里越来越热是一种感觉。我把所有的我对金融科技一系列感觉把它提升到一种思考与大家进行分享。有可能在分享过程当中可能会落地到金融科技或者是科技在金融领域某一个具体领域,包括刚才提到开放银行,也可能讲到经济治理,也可能讲到区块链,你会发现是从不同视角切入。为了使整个碎片化发源有一个逻辑性,主渠道还是感受分享。

我看到这个影片非常有感触,不知道在座各位是否看过《匿名者》这里面ABCD所有的技术,但凡现在可以想像都在这个影片当中反映出来。这个影片当中第一个是万物连一起,用眼睛作为识别,所有的信息大家都是透明的,也是完全信息情况下,大家在交换各种信息。这里面不同主人公有不同台词,这个台词落在金融科技当中有很多感受是一致的。

我整个发言顺着这样的路径走,从边界标准与协调。预期节奏与引导科技制度与人才,竞争合作与生态,创新包容与启迪,这五个感受跟大家做思考和分享。

前面讲到ABCD,我拓展到ABCDEFG。最大一个感受是关于边界标准与协调,我很多场合下都会谈到对科技态度,金融科技更多是讲科技与金融高度融合,这个时候可能更多一个人对于科技态度,会看到他在应用金融领域当中偏好,我对科技态度我是敬畏科技,拥抱科技,坚持一点是应用的时候一定要驾驭科技。基于这个态度想探讨一下金融科技给我第一个感受,就是边界标准与协调。边界我想表明两个含义,第一个是科技发展是没有边界的,不在金融领域当中我们可以想像,或者是想像不到的科技,你可以发挥任何想像力,这个空间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没有边界可以去限制一个科技发展。但是金融是一个受监管行业,当你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当中,他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制约。所以讲到金融科技实际上是有边界的,这是第一个边界。

大家看到整个技术在金融推进过程当中,可以看到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会看到很多清晰边界模糊掉了。我们用最简单例子,我们常看到关于银行体系支付,我前面看到从整个金融科技投资领域,可以看到这两年集中在借贷,支付,财富管理,整个看下来支付是金融科技当中比较有代表性落地领域,所以这里面用支付这一块看一下,科技在支付过程当中,特别是银行发展过程当中,到底带来什么变化,它的边界又是怎么样被新的融合以后,是怎么样模糊掉的。

实际上85年的时候是银行卡的开启时代,那时候是用POS机,到现在为止常用智能手机,二维码等等,这些都会看到一个技术带来支付领域或者是C端感受进程。从支付方式上来讲,最开始的时候是用POS机刷卡支付,现在可穿戴,身体支付,比特币支付,这个又打一个双引号,前期是有,现在法律禁止了,但是并不表示科技在支付领域当中,毕竟是亮过相,这里面提到一下,银行原来是银行卡,授权方式是密码,到后面除了有手机二维码,人脸,声纹,授权方式除了密码有指纹,视网膜,虹膜,整个科技在推动支付科技发展。带来很多变化,特别是C端感受只是更快更便捷,因为这个变化非常快,所以我们从个体消费者进行感受。但是从整个支付角度来讲,是支付清算体系。所以看一下整个支付清算体系当中,前面讲到这些感受无外乎是前台部分也是最开始部分,后面还有清算、结算,我们感到业务变化的时候,仅仅是前端支付这一块,但是后端的清算,结算,因为前端一系列变化肯定带来一些边界上模糊。支付领域当中,支付这一块只是交易一小部分而已,整个支付不仅仅有狭义支付,有清算,有结算,我们看一下大家都在用二维码扫条码,但是当你扫的时候,在那个当下有没有条码标准出现,你扫的时候,是不是告诉过你,二维码里面含有很多不安全因素。在当下的时候你并没有感觉到安全风险在那里,你感觉到是很快,很方便。随着时间发现你会发现,里面不仅仅有了资金安全,还有信息安全,数据安全,这个时候你会想到如果当时有一个二维码标准出现,可能有一些风险会控制更好,我们看到二维码标准出现,包括前面提到声纹,虹膜等等。但是我们看到真正声纹识别标准也不过刚刚才出现。

...

全部速记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