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 演讲实录—张晓晶 未经嘉宾审阅
Home > Metting > > 演讲实录—张晓晶 未经嘉宾审阅

演讲实录—张晓晶 未经嘉宾审阅

  • 简介:
  • Summary:
  • 很高兴来讲这方面的主题,我讲的这个题目涉及行政资源的配置和城市竞争,其中主要是讲政府,也是讲改革,也算是题外话,但是跟城市发展有很大关系。

会议综述

很高兴来讲这方面的主题,我讲的这个题目涉及行政资源的配置和城市竞争,其中主要是讲政府,也是讲改革,也算是题外话,但是跟城市发展有很大关系。

在此之前我想提一下关于城市发展的一些新的研究,因为这涉及当今的一些判断,关于如大城市、城市集群、城市的集中等等这些方面的一些问题。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个最新的研究是国外专家做的,68个国家共同做了一个城市集中度的研究,用市场集中度的计算方法。他们发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就是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城市集中度是在下降的,也就是说等我们走向发达国家,城市的集中度可能会有下降。此项研究中对城市集中度做了三大类的区分,一种是5万人以上规模的城市,一种是10万人以上规模的城市,还有一种就是这个国家前25家最大的城市。从这三类数据来看,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城市集中度都在下降,这是一个趋势。他考察的1985年到2010年是比较长的时间段,也是跟我们小城市发展时间段有点对应,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一个发现。

第二个发现,专门看发展中国家。5万人以上和10万人以上规模的城市其集中度在下降,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前25个最大城市的城市集中度几乎没有变化。用更细的数据去看,在发达国家,前25家最大城市的城市集中度是上升的,也可以说10个发达国家里面有4个国家城市集中度都在上升。如果细分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的城市集中度在下降,但是亚洲国家的城市集中度上升得非常多,每两个国家中就有一个国家的前25家大城市的城市集中度在上升,这个其实可以回应刚才好多的问题,包括王老师、史主任讲的,和行政资源、政府主导其实都有关系。亚洲国家的这些特点就跟政府主导有很大的关联,而亚洲的这些城市,首尔、东京、北京也都是因为它具有强大的行政配置资源能力,才使得它变成了一个特大的、超大的城市。

最后一点发现,在发达国家超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相对会大一点,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超大城市这方面的收益会小一点,原因应该在于城市的管理、在于政府的作用没有发挥得很好,有时候甚至起到反作用,所以这既是一个大背景,可能也是今天讨论的重要方面。

城市也是地方、地区,城市竞争也是地区竞争一个重要的体现,现在它更显性化了,体现在如城市排名、市长到处引资招商等等方面。我们将其看成是城市竞争模式,首先基本上就是产业竞争,因为搞实业的情况是“工业化在前、城市化在后”,但是实业竞争发生了变化,现在制造业产能过剩。如今我们讲大力发展服务业,但服务业竞争其实我们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各地区在吸引服务业方面其实没有很大动力,因为引资是要规模的,诸如富士康等等制造业规模很大,但是服务业比如会计师事务所、三大评级公司等等,可能其资金规模不大,可能就一个办公室,主要是里面一堆人,得解决人的问题,诸如进出的方便、孩子上学,各方面其实就是人的问题,而我们仍未做好准备。

其次就是人才竞争。现在各地都是觉得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但实际上大家在争夺人才方面,政府短期化的措施比较多,而且是跟房地产发展结合起来,即是人才就给落户,而落户的条件要买房,其实我认为这可能是短期的一个政策,从产业到人才再到制度,要真正长期的努力才能够有竞争力,城市的“软件制度”,它不是基本的基础设施,而是更重要的其他方面的制度,包括公平竞争、包括很多方面的安全保障等等,这些东西其实更重要。所有这些归根到底谁来集中?这个制度只有政府来提供,所以最后归结来、归结去就是,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政府,城市竞争或者城市发展就很难做好,高质量的城市化的发展最根本的条件就是高质量的政府支撑,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简单说一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个,产业竞争。我们梳理过各个地方的五年规划,发现各个地方产业竞争的同质化很严重,你有什么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也一样的,你搞汽车我也有汽车,你搞光伏我也光伏,大家都是同产业竞争的,城市也好、地区也好,这是重要的特点,也是严重的问题。

第二个,国家层面的特惠政策(选择性与歧视性),以及地区层面的特惠政策(歧视性与地方保护),其实跟地方政府的支持都有很大关系。这里面就有很多的地方保护,甚至是壁垒,比如说北京的出租车行业,可能明确了是要在我们这儿产的伊兰特,可能别的地方就会选当地产的车,比如芜湖可能就是奇瑞,在他们来看这是一种正常的保护政策,是竞争的手段,但是这些政策在未来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是不利于全国层面的,不利于国家层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再就是现在又开始讲引进外资,因为外资好像有不少要走,他们的信心不够强了。在引进外资的时候,除了以前讲的FDI,大家都知道,还有我们去年在美国跟他们讨论的时候他们提到FDE,强调的是直接的专业人才进入。因为服务业的发展最终是对接人才,所以这里面就是换了这样一种表述。在产业竞争里面,尤其到服务业竞争里面,吸引人才靠制度、靠长期的这些政策,现在应该是我们地区竞争或者城市发展方面一个大的弱项。人才方面,现在很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其实是远远不够的,人才政策并不是指短期为了卖房子的政策。现在很多地方,包括海南很多的政策,其实都跟买房有关系,但是现在海南房子不让买,这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其实是大大减弱了。

...

全部实录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