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我的题目是“日本1985-1989: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失败案例”,这和我们正在经历的状态可能有一点像。最大的风险有两个,一是来自实体经济的中美贸易摩擦甚至涉及全球的贸易战,它牵涉到一个重要话题——“全球化究竟怎么了”。全球化有三个连接,贸易连接、投资连接、货币连接,特别是中美之间的三者连接驱动了整个全球化快速增长。这个全球化可称之为“全球化3.0”,即由美国和美元领导,中国加入的上一轮全球化进程。二是十年一遇的流动性总体收缩,今年是分水岭。2008年开始的这轮危机,全球央行包括商业银行体系,几乎是无限量的流动性扩张,今年将是一个终点。通过这两大风险来分析经济和金融可能会出现什么状态,可能是分析宏观金融风险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有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这句话如果反过来讲,成功也可能是失败之母,由于全球化太成功了,所以全球化才面临如此大的风险;流动性投入太过充分,中国人享受房地产泡沫,美国享受到股市泡沫狂欢,但是成功可能蕴含着失败的基础。
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日本金融战败案例如何联系,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对比框架。大家看到上一周美国派出一个鹰派团队来北京进行交流,当时我称之为“北京上空的鹰”,这个会谈将决定全球化的命运。官方的说法是进行了坦诚、高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留影上三个主要鹰派人员一脸严肃,这意味着谈判结果可能不太乐观。当然中国新一轮谈判即将展开,但是时间还没有确定。
特朗普上台以后,决策者和市场可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误判,我们觉得他是商人,交换一些适当代价就可以拿到未来良好或者良性的发展空间,显然这个判断有些问题。究竟特朗普本人有这么大能量或者是有策略性安排,还是他背后的男人更加具有系统性战略思维。我的判断是,特朗普是个“直男”,而其背后团队中的班农和内瓦罗两人构成了他整个的逻辑框架,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基础,而莱特希泽不是一个理论家,更像是一个“打手”,一个精于谈判细节的律师,也包括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这些人构成他的权力核心,内瓦罗写的书 Death by China 我四年前就给大家推荐了,它几乎构成了整个贸易战的逻辑基础和未来行动的完整清单。通过特朗普做的事情,我们发现他正在全面破坏全球化3.0的结构,比如减税。全球化连接无非是美国资本进入中国,与中国的廉价要素进行混合,产出巨大廉价消费品。这些投资有大量FDI(外商直接投资),包括微软、苹果等等各种各样先进的带有技术的资本。减税有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如果减税对企业赋税做一定赦免,这意味着很多带有技术含量的既有资本将停止对中国或者是新兴市场的资本输入,即FDI停止,从而资本回到美国,同时美国讨论启动“紧急状态权力法案”,来停止中国对欧洲和美国在内的一系列有技术含量的并购案例的执行,就意味着我们获取技术的ODI(直接对外投资)也被打断。第二,移民政策方面也会收紧,如减少中国理工类留学生在美国参与学习和实践的一些机会,以前很多我国的学科带动人是美国求学回到国家报效祖国,所以他会阻断整个全球技术传导的链条。这些还只是经济方面的安排,似乎是非常有层次的。
...
实录全文请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