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谢谢李扬老师。谢谢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和第一创业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交流债券市场。按照主持人要求,紧扣国内债券市场,我从买方角度,从债券定价构成中利率和信用两部分,谈两点粗浅的看法。
一是关于利率。
2013年以来的债券投资分析逻辑好象有一些变化。传统的分析框架都是从宏观指标入手,例如经济增长、通胀这些方面入手,推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进而分析利率走势及其对债券定价的影响。2013年以来宏观指标例如GDP、CPI基本是稳定的,但国债收益率在剧烈波动,背后发生了什么?有一种说法是出现了与经济周期相分离的金融周期,其实说得具体一点就是金融调控因素的影响。金融调控,主要是金融去杠杆,去杠杆的手段,从对央行观察来看,就是综合利用工具箱里面的传统的创新的各种工具,对商业银行的表内外资产负债行为进行引导、干预、管理,反应在结果上,尽管实体经济层面相对稳定,居民企业融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但是短期利率波动剧烈,推动长端定价震荡攀升。作为投资机构,在承担这样一个结果。
因此,今后在分析债券中的利率定价时,要从以往从分析宏观、分析通胀、分析常规的货币政策,现在要更加重视金融调控政策对债券定价的影响。从这张图可以看到,2016年以来每一次金融去杠杆监管政策的预期以及政策出台,国债收益率都有很充分的反映。
...
全部实录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