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今天特别高兴有机会到这里来参会,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张龙梅,我以前一直是在华盛顿的基金总部,8月底才来到北京。但是我从2015年就开始做有关中国的研究,所以在2015、2016年这两年在磋商债务的问题。这两年我也可以体会到大家对于债务问题的态度确实是在发生变化,从刚开始可能不是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大事儿,到现在整个提高到了非常高的高度。
今天看到发布的这个报告,我觉得特别开心的是可以在技术的层面大家进行讨论,这对于解决债务问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接下来会就比较具体的债务问题做一些讨论,但是我想在讲这之前先跳出债务问题,来跟大家稍微分享一下在基金我们看中国的框架。当然债务不是自发的现象,是很多中国其他结构的一个映射吧。
经常说中国会再平衡,基金在看中国再平衡的框架是怎样的。现在大家看到的报道很多是关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个可能关注比较多。但是其实从我们国际机构角度来说,对具体的经济增长率还没有那么关心,比如是6.5%还是6.8%,我们更关注的是在不同方面对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因为这是最关键的决定经济体在应对各种冲击的时候它的韧性有多少。
在看中国的时候我们主要是看这四个方面,一是外部均衡,还有内部均衡,再一个就是环境,最后一点是收入分配。我简单说一下,外部均衡指的是经济体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依赖于外需。金融危机以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依赖于外需,所以当时有很多外部的不均衡。
...
实录全文请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