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 演讲实录——Jim Hughes
Home > Metting > > 演讲实录——Jim Hughes

演讲实录——Jim Hughes

  • 简介:
  • Summary:
  • 123

会议综述

大家下午好!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分享我的一些观点。我们今天谈到了很多话题,我的同事Dino Kos、Sammie Chan也提到了一些话题,我会介绍一下如何应对结算风险以及在外汇结算方面如何控制风险。

    在这个讨论结束之前我希望能够介绍一下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CLS如何很好地控制外汇结算风险,以及PVP结算模式如何降低风险。所以,首先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介绍什么是结算风险,还特别提到在进行跨境的两种货币结算时,实际上存在本金方面的风险。Dino Kos也提到70年代的德国银行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我们之前还提到大家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控制结算风险,这些选择能够帮助我们降低风险。除非能够证实全球有一些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能够像PVP一样结算,否则无法完全去除结算风险。

    我们来看一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一些主要特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结算风险。

    第一个主要方面,对于所有货币我们都应有实时全额的支付系统,包括用中央银行的资金进行结算,这能帮助我们有效防范一些风险,比如商业银行的结算风险。此外,我们应该有一个架构,一个全球的结算标准,或者是一个操作流程,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结算实际上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的,我之后会再详细地介绍这一点。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PVP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能够提供法律上的一些确定性,当我们进行交易的结算的时候,这些交易或结算是不能召回的。我们之前也介绍了在国内的结算过程:一般是商业银行通过RTGS,将当地的货币付入另外一个银行,因此这是一个实时全额支付系统,一个非常简单的程序,没有任何结算风险。什么时候有结算风险呢?当跨境结算的时候。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不同币种的结算,如港币和美元,香港方通过香港的实时全额支付系统来进行结算,美国可能用美国的一个结算体系。这里面就会有结算系统的风险,如果这两个结算体系没有互通,就会有时间上的差异,也就是我们看到结算风险出现的时刻。

...

实录全文请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