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 演讲实录——曹远征
Home > Metting > > 演讲实录——曹远征

演讲实录——曹远征

  • 简介:
  • Summary:
  • 123

会议综述

谢谢张杰主席,非常高兴到这个论坛做演讲。我的题目是“人民币国际化:汇率与国际收支的重新定位”。由于时间非常紧张,不能一一过PPT,比较长。

    我想先对刚刚几位演讲者做一个评论。

    我本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实际参与者,甚至可以说始作俑者,2003年从香港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大概15年了。我了解人民币交易中的对手风险非常大,也了解像陆磊局长指出的人民币国际化应该给世界经济服务,也知道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在岸市场发展不可持续。听完演讲比较欣慰,还是国际化,而且有实际需求。

    我想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人民币国际化是很特殊的路线,这种路线不同于传统的主权货币的国际化,离岸市场是国际化中的一个必然阶段。第二,由于离岸市场的发展带来很多困惑,这种困惑主要表现在双重汇率、双重利率,引起了套汇、套利,而且不仅仅是一重套,甚至是双重套,于是造成了去年的货币波动和离岸市场的萎缩。第三,未来应该怎么办。

    人民币国际化走了特殊的路线,人民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高度关联的。作为一个主权货币的国际化,应该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这个货币变成全面可流通货币;第二,这个国家在国际收支上应该呈现出逆差,至少人民币国际化开始时候是双顺差;第三,如果这个货币是国际货币,一定要有一个深度的金融市场,否则货币政策没法影响整个世界,而中国恰恰是金融市场不发展、不发达。正是这个特殊情况,构成了人民币当时国际化的特殊背景。人民币为什么国际化呢?其实有嘉宾演讲中指出了,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体,货币具有了国际需求。如果我们检视一下过程就会发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对有些国家,比如说东盟国家是常年的贸易逆差。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由于美元的流动性短缺,不仅仅对国际金融、贸易方面造成困难,而且缺少支付手段。作为第一大贸易体,作为东盟国家的主要出口对象体,人民币被用于国际支付、国际结算就成为一种自然现象,我想这是为什么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民币首先用于这个区域,开使用国际贸易计价和结算。

...

实录全文请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