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 演讲实录——原磊
Home > Metting > > 演讲实录——原磊

演讲实录——原磊

  • 简介:
  • Summary:
  • 12

会议综述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最近做的一篇论文,论文刚刚做出来,有一些发现,跟大家做一个分享与汇报。

我们这个文章主要写的是关于制造业出口企业,主要是来考察一下出口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出口已经成为很大的一部分,有没有真正形成竞争优势?有没有对自身的技术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结论可能会对我们的转型升级,或者是国家的供给侧改革产生一些借鉴的意义。

出口企业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自选择效应,一个是学习效应。

自选择效应:伯纳德教授考察了1976年到1987年美国制造业企业样本后发现了一个规律,出口企业大多是同行业中的优秀企业,这种情况下在规模生产率水平方面都有一些绩效上的优势,他把这种方式认为是一种自选择的过程。后来有的学者在他的模型当中加入了企业的生产率抑制性假设,研究生产率水平对企业出口选择的关键性影响,认为只有较高生产率水平企业才能克服出口的固定成本进入国际市场,这是出口的自选择效应。

学习效应:出口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以后,能够学习其他国家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能够向其他的供应商、消费者学习,从而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出口之后生产率提高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学习的过程。

针对中国现有研究来看,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到底是怎么表现?已经有一些研究,这种研究的结论,各种观点都有,很多人认为,出口促进了中国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但是有的研究者,例如李春顶认为中国工业企业存在出口和生产率悖论的问题,出口企业在很多情况下生产效率要低于不出口的企业,出口企业在出口之后,生产率非但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这就是一个悖论的问题。后来他提出之后,很多学者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也都发现了中国的生产率悖论问题,出口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带来中国生产企业技术的提高,也可能不利于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或者转型升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了一个研究,相比现有的研究来讲有三个方面。第一,纳入更多的出口绩效考核指标,从效率指标、规模指标、人均指标和财务指标四各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价,从而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衡量出口企业的绩效优势或者劣势。第二,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没有从产业的角度来做,我们把产业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种类别,分别研究四种不同类型产业的自选择效应和学习效应。对不同产业,看看中国不同产业之间有没有差异,通过比较来分析得到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三,采用PSM的方法,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克服内生性的问题。

...

实录全部内容请参考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