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 演讲实录——刘学良
Home > Metting > > 演讲实录——刘学良

演讲实录——刘学良

  • 简介:
  • Summary:
  • 5

会议综述

刘学良.jpg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刘学良,我在团队里面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养老保险的债务和可持续性、地方政府债务特别是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等方面的分析,我个人的研究兴趣包括之前做的研究跟房地产关系比较密切,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有关房地产去库存和去杠杆的问题的一点看法。

去库存是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房地产去库存则是去库存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在过去的讨论中,有很多的判断实际缺乏足够数据和足够资料支撑,这使得过去讨论的时候存在偏差,不能正确理解房地产去库存与去杠杆的问题。这里我主要与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数据和图表,让数据自己说话。第一张图是全国商品房年末待售面积除以当年销售面积,这是衡量库存情况的一个指标,这四条线分别代表商品房、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大家一般比较关心的是住房,对商业营业用房和办公楼关心的没那么多。红色的线是住宅的待售面积和销售面积之比的情况,其中1999年是我们库存水平最高的年份,1999年到2007年库存水平不断下降,实际上对应了这段时期房地产市场逐渐繁荣的情况,2008年到2010年房地产库存比较稳定,没有大幅度攀升,房地产库存攀升是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虽然2015年库存水平比2007年高了很多,但是现在的库存水平只相当于2001年的水平,这么高的库存水平以前不是没见过。因此,这就引出一个问题,现在的库存水平确实比2007年高,但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库存太高了吗?会不会不是现在我们的库存水平太高,而是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的库存水平太低了?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除了国家内部时序上的纵向比较,我们再看一下其他国家的情况。这是美国1963年到2015年新建住房年末待售套数与当年销售套数之比,虚线是Case-Shiller房价指数,我们用CPI把它调整成实际增速,可以看到库存和房价增速是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待售套数除以销售套数与Case-Shiller实际房价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69,实际上我们用中国省级的数据做库存和房价的回归,这种负相关也是特别明显的。我们看美国的房地产库存情况,从1963年到2015年50多年时间里,美国新建住房待售套数除以销售套数的均值是0.50,法国1985年到2015年均值是0.83,西班牙2004年到2015年均值是1.07,香港从2000年到2015年均值是0.69,那么中国是多少呢?中国从1999年到2015年均值是0.27,小于上面列出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不光均值小,中国的最大值是1999年的0.56,小于上面所有国家和地区,最小值是2007年的0.10,同样小于上面所有国家和地区,2015年待售面积除以销售面积是0.4,还是小于上面所有国家或地区。当然,我们查询相关数据的时候,只找到很少的国家会公布待售套数或待售面积,因此国家或地区数量有限。但只通过这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清晰的结论,那就是,虽然我们的库存比过去高了不少,但是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库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点。

...

全部实录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