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智库论坛 > 演讲实录——张晓晶
Home > Metting > THINK TANK FORUMS > 演讲实录——张晓晶

演讲实录——张晓晶

  • 简介:
  • Summary:
  • 4

会议综述

我想先就剑峰演讲的一些具体方面说说,另外就他所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因为他讲到全球利率趋势,包括负利率,应该是跟全球经济增长的态势有直接关系的,所以今天把我和李扬老师合写的那本书都带过来了。《论新常态》专门有章节讨论全球长期停滞以及出现的负利率,我以为剑峰会有相关的分析,后来发现他的思路是不完全一样的,应该说在那本书里面我们把故事讲得比较全了。因为在国际上,对于全球长期停滞问题有大量的讨论,文献已经非常之多,到今天恐怕又补充了更多的文献。这里面我认为特别重要的一个东西,其实李老师都提到过了,是科技不能支撑或者说全球面临负面生产率的冲击。长期停滞不过是科技方面真正的危机所带来的长周期情况下的一种表象。所以我觉得要把低利率也好,负利率也好,全球长期停滞也好,放在这样的长周期中间来讨论,而长周期背后的因素我认为跟技术周期有极大关系。

因为这个问题很复杂,尤其是讲到周期、长周期很复杂。周期我们学了那么多理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那本书里面都讲了好几种。在今天,我们知道短短长长有很多周期,现在比较流行的又出现了金融周期。其实金融周期,对于今天的讨论也有很大的意义。为什么呢?因为剑峰最后画了一个图,讲全球的利率趋势,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说,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前它是一个上升的态势,到20 世纪80 年代的时候基本上是到顶了,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它就下来了,到现在基本到底了。大家去想一想,20 世纪80 年代出现了什么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各种事情都在发生,包括李老师讲的全球市场的整合,但是更重要的我们看到了金融自由化的这么一个发展,里根的供给革命。这个东西很重要的,这个东西带来了现在一个周期性的结果,长周期的结果,就是一般商业周期特征被更典型的金融周期特征所掩盖了。那么我们再想一想,这个利率下来以后还会不会像20 世纪80 年代左右一样,有可能再上到那个程度?一般认为周期不就是循环往复嘛。但我认为利率几乎不可能再回去了。全球的金融架构,货币政策的理念,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各方面都变了,你说这个叫机制(regime)变了,或者叫范式(paradigm)变了,整个东西一变,我们的利率再也回不到以前那么高的水平。全球的低利率很可能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在目前应该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也不能过度地给它加码,特别是剑峰也提到了,我们都发了那么多的货币,实际上是面临潜在通胀压力的。因此,利率走向在未来会不会发生逆转呢?我其实就有这么一个猜想,如果说美国经济好起来,美国经济在加息,我认为利率的走向就有可能发生逆转。我仍然认为全球金融周期是一个最重要的概念。这个理论认为,无论你实行什么汇率制度,你所有的货币政策相关变量的变化,都受中心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我们都要受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如果说美国经济好起来,美国要加息,这个周期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当然了,全球面临技术的负面冲击、技术增长缓慢这个事情有很大的争议。一个最流行的看法,美国的Robert Gordon,他写的文章影响是巨大的,他是美国非常资深的经济学家,长期研究美国的劳动生产率,他是悲观派,他认为不行。但是大家也看到乐观派,MIT 两个经济学家写的《第二次机器革命》,他们说创新好着呢,你们没有看到所以不理解。这是两派的力量。但是现在由于处在周期的低谷,大家的悲观情绪居多。但如果是真的创新起来了,美国经济好起来了,美国在加息了,我认为负利率的这样一个恶性循环有可能被打破。这是我的一个猜想,因为没有太多的理论来支持。这是第一个。

...

全部实录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