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非常感谢李老师,感谢各位!今天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能跟大家交流新三板的发展和监管问题。我今天想跟大家汇报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简单回顾一下新三板的发展历程和它目前的发展状况;第二是看一下新三板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是提一点政策建议。
新三板的发展时间比较短,特别是如果从推广到全国的时间来看,2013年推广到全国,至今也才三年的时间。所以,我们提的问题都比较尖锐,当然这也是发展中的问题。刚才李老师提到我们的资本市场存在两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一是这个市场有利于资本交易,不利于资本形成;二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倒三角形的市场,也就是说最需要金融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服务。新三板从试点到现在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多层次市场里面这个倒三角问题。
首先,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个人觉得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1年到2006年之前,当时是推出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主要目的是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以及为退市企业提供一个继续交易的渠道,实际上是一种退市机制、补充安排。2006年中关村试点之后,新三板就开启了一个新的天地,主要为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后来逐步扩展到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及天津滨海高新园区,最后2013年扩展到全国。所以,我们将2006年至2013年2月划为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试点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之所以把这个阶段界定为一个独立的阶段,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个市场已经推广到全国,另一方面新三板市场在2015年7月份之前是一个场外市场,到2015年7月31日证监会发布的《场外证券业务备案管理办法》,新三板市场已经成为场内市场了。刚才李老师讲到我们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现在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市场结构、不同的主体、不同的功能,那么现在呢?新三板它实际上跟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一样都在场内交易,在交易制度里面,新三板已经逼近这种趋势了,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从2015年8月至今,新三板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上来将新三板市场的发展分为这四个阶段。
我们认为新三板市场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一是从定位来讲,它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二是从制度上来讲,它是备案制,虽然不叫注册制,但实质上跟注册制差不多;三是从交易机制上来讲,它有做市商机制,所以从机制的设计上来说,新三板市场跟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是泾渭分明地发展的。
...
全部实录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