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 演讲实录——李扬
Home > Metting > > 演讲实录——李扬

演讲实录——李扬

  • 简介:
  • Summary:
  • 1

会议综述

各位,下午好!智库讲坛的第四期现在开始。首先,我代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的主题非常明确,是关于中国的股市以及对其监管问题,发表的东西包括一个意向研究成果,有两份报告:《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6》和《金融风险与监管:国际研究镜鉴》,其中金融监管报告已经连续做了9年,《金融风险与监管:国际研究镜鉴》则汇集了最近两年关于风险的研究以及应对这些风险监管框架的一些调整。

我之前多次说过,研究危机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社会科学是不能做可控实验的,每次危机都逼着人们做一些常规情况下不能做的事情,所以每一次危机都特别重要。中国是危机过了就过了,对以后如何避免,讨论不多。在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已经形成一个学科,有人在反反复复不断的研究。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本身就是一个研究反危机的专家,这个专家恰好在美国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担任央行行长,所以美国反危机的操作才这么有条不紊,显得比世界其他国家更有章法。总之,要好好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恐怕更重要的事是挖掘我们自己的经验。

最近,我经常看到一句话,说我们不要把这些学费给浪费了。包括我们去年的股灾,现在如果不总结好,以后可能还会有,从国家到投资者都有很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可能还会产生。这就是我们学术界,尤其是我们智库对所有这些问题要有深入持续的研究。具体的内容,接下来会有主编及执笔者各自的介绍。

我们的这项研究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中国的资本市场,从91年算起到现在年头也不少了,但遇到非常多的问题,其中我们一直坚持的一个说法就是:中国的资本市场并不特别鼓励或者有利于资本形成,它是一个有利于资本交易的市场。这恐怕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与此相对应的就是这个市场有利于筹资,而并不特别有利于投资。我们实验室现在在做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初步的成果已经产生了,就是在1991年向这个市场投一块钱,到今天也就1块六,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其实,在世界各个有着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国家,资本市场都是人们保命的、养家糊口的藏钱之地,人们的退休、养老都靠这个,那些老实的人有一点积蓄就将其投在股票市场上,如果追求长期投资的话,他一定是可以得到满足的,在中国是满足不了的。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至于我们的新三板,应当说一开始推出的时候,是有点这个意思。它比较鼓励资本形成,给予投资者较大的空间。如今,这个市场经过一些调整,尤其是去年的股灾之后,到底怎么样?像这种鼓励资本形成的功能是不是能够更好地发挥,它是不是能让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将老老实实的投资作为最好的储蓄方式之一,能否发挥这种技能,我们还是得再看一看,再讨论一下。

...

全部实录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