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 演讲实录——高占军
Home > Metting > > 演讲实录——高占军

演讲实录——高占军

  • 简介:
  • Summary:
  • 5

会议综述

首先祝贺一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智库讲坛开张了,而且这次开张选了一个债券市场的主题,我也很想祝贺一下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第一创业证券做的中国债券论坛。钱总在开场中也提到怎么样看待中国债券市场的问题,李老师和钱总都是很有责任感、使命感的,他们在做中国债券市场,是中国债券市场之幸,这是我的比较深的一个感觉,实实在在的。

刚才兴韵讲了一个专题,这个专题做得很好,从违约的类型、违约的原因、违约的影响、违约的分布和前景,讲得非常清楚,尤其是最后这部分,讲到违约的前景和分布的时候建立了一些模型,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我觉得非常到位,不仅仅对我们从

宏观的角度、整体的角度把握债券市场的风险,同时也很具有实操性。

我们谈债券市场违约的时候,最近15年中国债券市场经历了三次信用重估。15年超日债违约的时候,大家讲这是中国的雷曼事件,其实远远不是,小题大做。最近15年的这三次违约,第一次是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这次违约主要是来自外界的影响,当时有很多例子,因为那时候债权人还是比较强大,尤其是大的银行,组织债权委员会来和企业对峙,政府多方面介入,都对付了,那次外部冲击最后都化险为夷。第二次信用重估是2011年,大家提城投债色变,我们现在看到城投债的信用利差在市场上基本是最低的,因为有地方政府的举债,地方政府的置换,整体系统性的把地方政府以及城投企业的金融风险给释放出来,所以现在信用利差是最低的。但是在2011年可不是这个样子,因为2011年是一个宏观调控的背景,同时因为整个城投企业和地方债务大家比较担心风险,一些监管部门、主管部门开始介入,而我们分析城投债报表,系统性的还不起钱,那样一个市场环境、宏观调控的环境加上信用债本身的问题,大家不知道谁来解决。市场上的机构,一天无论什么价格能够卖掉5000万就卖掉5000万基本上不计价格,那时候也有很多委托人,池子里如果有城投债一定要卖掉,没有条件,就是出清,所以那时候信用利差扩的很大。第三次信用重估就是现在,现在这轮重估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开始白热化,是不是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还不知道。2014年上半年大家对中国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已经比较关注了,去年4月份前后我连续参加了三次关于债券、信托方面的讨论会,评估违约的风险究竟会有多严重,是不是会有系统性的蔓延,当时会上讨论的结果,没有问题,打破刚性兑付是好事情,不会有系统性问题,可以有序释放风险,当时是那样一个结论。

...

实录全文请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