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智库论坛 > 演讲实录——陈尚前
Home > Metting > THINK TANK FORUMS > 演讲实录——陈尚前

演讲实录——陈尚前

  • 简介:
  • Summary:
  • 4

会议综述

首先非常感谢李扬老师和彭教授给我们这么好的机会,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

刚才彭教授的报告,昨天我也细细的学习了一下,讲的非常全面,特别是对中国债券市场违约的情景、现状、应对进行了全面阐述,正文出来会看到更加精彩的讲述。

我从业以来一直做债券管理,更多的是市场投资者,我更多会从债券投资实务角度谈谈我的看法,不一定对,供大家分享参考。

我想谈五点个人看法。

第一,因为我是98年从业做债券的,那时候到现在18年了,信用违约也是债券资产管理遇到的新问题。我个人把债券资产管理从实务的角度分三个阶段。

97年之前,债券是一个投机性的工具,最典型就是327国债事件,它更多的是一个交易工具。

98年以后成立了债券市场到05年,是规范发展的阶段,我们投资策略是以利率管理为主导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和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我跟高博士当时开会的时候也聊过,中国98年到后面10年好光景,是半封闭的经济体,所以中国采取了外向型经济为导向,参与全球化分工,中国是世界工厂。我们跟国际金融市场、跟国际政策相关性没那么强,所以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特别有效,我们那时候做债券的是黄金时代,我们用美林时钟判断中国宏观经济处于什么阶段,经济景气,通胀要来了,我们就降久期,买短期债,短期国债、短期金融债,经济衰退,政府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时候我们加久期,成功率比较高。

到了05年之后,我个人认为这个阶段有新的变化,就是第三个阶段,信用债出来了,或者叫名义的信用债,CP短期融资券,长江电力第一只公司债,短融出来了。这个阶段到现在,特别是到去年,第三阶段的第一个子阶段,我们的信用还是政府隐性担保,或者叫政府隐性信用债,我们这个阶段的策略实际上还是以久期策略为主导,还是做期限调配,对信用风险担心不多。这个阶段里面有几个策略,从资产管理角度,一是中低等级+高杠杆,比如城投债7年期+高杠杆。当时我也担心,因为信用风险在不断的累计会不会出现问题,最后发现每次都化险为夷;二是自上而下,类似资产配置来做,这个策略就是相对对宏观把握很高,但是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中国08年以后融入全球,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国经济的变化、外国美元政策变化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央政府也在边干边学,有时候一个经济周期三年到五年,有的时候一年就走完了,我们作为参与者也比较难做。我说的刚才这个策略波动比较大。从去年开始,信用违约正式开始暴露,进入了第二个子阶段,中国的标准化债券市场进入了纵深发展,信用开始暴露,信用市场开始市场化定价。这个阶段,我认为时间还很长,这种市场化定价不是一蹴而就的,信用利差在某种角度还在收窄,在信用风险暴露的情况下,这里面有市场本身发展、市场结构、投资者结构、工具等等多方面综合影响。这是我个人第一个看法,中国进入了一个信用违约出现的纵深发展阶段。

...

实录全文请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