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智库论坛 > 演讲实录——施华强
Home > Metting > THINK TANK FORUMS > 演讲实录——施华强

演讲实录——施华强

  • 简介:
  • Summary:
  • 10

会议综述

基于上午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观点,我从一个基层的角度来盘点不同的看法。一个是对当前不良贷款的判断,我从另外的视角来谈一谈,不乐观,但是取决于一些前提条件。第二个,我想谈一谈大家对不良贷款的管理。这一轮不同于上一轮,上一轮谈的主要是经济体制的转型所带来的成本。这一轮大家说,银行的管理还是要自主。来谈一谈这两个比较大的内容:

第一,当前账面贷款。从河北的角度,从银行大多数样本来看,其实当前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判断主要是制造业,当然占不良贷款的多大比重,与银行分类有关,但是从四大行或从五大行这个角度而言,制造业出问题,导致现在不良贷款的高趋势,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2015年末,整个银行业的贷款余额将近90万亿,公司类贷款差不多占到75%,个人贷款占22%左右,7比2的比例。在不同的省份有6比4的比例,但大致是7比2这样的概念。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个人贷款占比不断上升,在法人贷款中间,制造业贷款余额差不多占了20%。当前不良贷款余额恰恰集中在低位。制造业的银行贷款问题应该是当前特别高度关注的,因为中国银行业这一轮的不良贷款跟上一轮的不良贷款爆发最大的不同,或者是跟国外日本、美国不同的是,中国不是房地产,但国外全部是。日本到现在为止,银行的不良贷款仍然在挣扎,它仍然是按揭,当年抵押的房地产价格急剧的下降,但是中国不是。比如在2015年,各大行经过审计的年报数据来说,农行的不良贷款中制造业不良贷款占比是42%,工行是39.63%,建行的更高59.63%,将近60%。这里边制造业的不良贷款集中在过剩产能,钢铁、煤炭、平板玻璃、造船这些排第一位。不良率第二位的是批发零售,但是批发零售再往下细分,是钢贸、煤贸,这个还是跟过剩产能和实体经济是挂钩的。第三位是与地方政府有关的,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所以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目前是跟实体经济密不可分的,这也是跟国外的不良贷款最大的区别。比如河北分行的钢铁、煤炭二者之和贷款占比大约占到整个贷款余额的三分之一,比河北的钢铁产能、煤炭产能占全国的比例是要低的。河北的钢铁产能,出钢产量是1.88亿吨,占全国将近25%,生铁1.74亿吨,也是占到全国25%。这两个合起来只占全国的1/8,所以比例是大大降低的,因此不良贷款当前只是个表象。

不良贷款取决于什么条件呢?实体经济是问题的关键。制造业出了大问题,比如现在大家谈到的僵尸企业出清。僵尸企业的出清很大部分还是依赖于行政管制。各个地方政府都应该有个僵尸企业出清的名单。僵尸企业的制造如何而来?僵尸企业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经过上一轮不良贷款的大浪陶沙下做好企业活下来的。僵尸企业怎么能做到僵而不倒,怎么能一直输血活下来呢?都是政府的行为。可是现在僵尸企业出清又让地方政府来主导这件事情,我觉得问题就特别大。

第二,是杠杆率。李老师前面开篇谈话也提到这个问题,在经济日报上谈到的中国去杠杆,也特别透彻。其实中国的杠杆率问题跟国外完全不一样,这也恰恰是具有中国特色。比如说,欧洲、日本政府的杠杆率特别之高,但是企业跟个人的杠杆率都非常之低。美国的特点是折中,政府的杠杆率高,个人的杠杆率高,企业的杠杆率低。中国恰恰是相反的,企业的杠杆率极高,但是政府跟个人的杠杆率都低。所以企业的杠杆率高说明中国的企业的债务成本是异常高昂的,跟投融资等相关,这是另外一个大话题。但是就刚才所讲,企业过剩产能的淘汰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透支了未来所有能够引进的新投资,除非有大量增加的新投资,否则依靠企业的自我积累和投资研发是不可能的,这是第一点。第二是过剩产能。如何看待过剩产能?以钢铁为例,现在都说中国有12亿吨,但是中国自己能用的,有人说是6.5亿吨,有人说是8亿吨。无论怎么说,我说那还是极其的高的。在河北邯郸等这些产能重地观察的时候,钢铁产能的过剩要淘汰的时候,全部是流于形式的,地方政府也舍不得,由于投资方面也是很大的。前几年在钢铁突飞猛进的时候都进行不下去的,所以淘汰的钢炉要实行炸毁,实际上,好的谁也舍不得,都在进行一种经济的维持。第三,政府督导。今年过完春节钢价急剧上涨的时候,原来停产的要迅速的恢复,这属于政府强制性,纯粹是行政干预,由中央督导,地方落实,这没有办法。过剩产能现在是个相对性的概念,不能说在这个特定的时点上,看到它过剩,就非得把它炸毁掉。产能的重新上马是很需要一些时间和投资资本的,但是这是另外一个话题。目前这种过剩产能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本来在中国这种体制下应该做到最好全国计划。比如刚才讲到的河北占比三分之一,形成产业聚集,原材料什么的都形成了一种产业优势。那为什么不能让河北的钢铁产能保持,而有些地方上的小钢铁,不具有竞争力的为什么不关闭?因为中国目前是按省来划分,这个省淘汰多少个,那个省淘汰多少个。比如说河北要淘汰的钢铁可能放到别的很多西北的省份,它就是好的产业,是有竞争力的。第四,从分析角度看,中国淘汰产能,实行T字产业,就是日本之前提出的变形经济。本来变形经济中国也是最有优势的,东部、中部不行了,往西部转移行不行?在西部解决就业,解决当地的财政收入行不行?中国不做,而且我个人认为中国这方面已经长期透支了。中国的T字转移其实已经不可能,因为中国东部、西部长期占有的优势,靠往西部转移成本,但是只转移成本,没有转移长期的收益。中国的高速经济成长已经40年了,40年已经在全世界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奇迹。原来说日本创造了2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是世界上的神话,而中国已经创造了40年的增长,所以目前这个条件下还是比较悲观的。中国现在也承认L型好,什么型的判断也好,中国现在度过了一种高速增长的失败,投资回报率下降,吸引资金不断减少,企业自身没有办法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

全部实录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