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邮件推送
获取我们最新的更新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座谈,谢谢李扬院长。刚才李院长讲的关于不良债务的问题,很受启发。这次讨论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我想围绕当前银行不良贷款的形式和出路,谈一点个人的看法。确实如李院长所说,一个问题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视,而且近几年屡屡引起国内外市场的高度关注。早几年,包括惠誉等这些评级公司,已经盯上中国的不良贷款问题,曾经据说指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会成为中国银行危机的导火索,也曾经预判2013年在中国会出现银行危机。我们在工商银行的研究所,在2012年的时候,写过一篇很大的文章,发在《金融时报》上,驳斥惠誉的这样一种观点。已经几年过去了,尽管外界高度关注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问题,而且屡屡发出惊人之言,但是中国银行业还在健康的发展。所以,这就成为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围着这个,我想简单从三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看法。第一是怎么样?第二是怎么看?第三是怎么办?
关于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第一个是怎么样?
首先,从2012、2013年开始,整体趋势由双降变为双升。这确实是一个事实,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确确实实发生了这样一个变化。到目前6月末,根据银监会统计的材料,整个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已超过2万亿,不良率达到1.81%,1.81%跟过去比,还是有很大的提升。这是目前的一种现状。
第二,不良贷款结构性的特点是什么呢?第一点是从行业结构来讲,实际上整个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行业特点是很明显的,基本上都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这两个领域,实际上大家真正担忧的很多行业不良率不是特别高,比如说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等等不良率整体还是处于最低的领域。另外就是过剩产能的问题,实际上现在从我们所掌握的,包括工商银行自身的材料上看,过剩产能对不良贷款的影响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最重要的过剩行业,比如钢铁,工商银行在钢铁行业的不良贷率是非常低的。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去年的数据,不良率只有0.92%,在整个行业还是比较低的这样一个领域。另外一个是区域特点,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样一些发达地区。但是现在,已经开始逐渐向产能过剩、重化工业比较集中的一些地区开始转移。这是结构性的特点。这就是当前,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基本状况。
...
全部实录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