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 会议实录——曾刚
Home > Metting > > 会议实录——曾刚

会议实录——曾刚

  • 简介:
  • Summary:
  • 5

会议综述

555.jpg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作这么一个报告的发布。从我们的角度来讲,也是对消费金融这么一个比较前沿的领域,作一个个人认为比较粗浅的总结。

从目前来看,很多的模式,包括从业的机构都在尝试摸索当中,都是在这样一个大的风口当中寻找新一轮的边界。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成型的业务格局,所以我们今天的报告也只是把现在在市场当中的一些实践作了一个非常粗浅的归纳和总结。大概分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关于市场潜力。实际上过去一段时间,我个人觉得从主流的研究来讲,对于消费金融的市场潜力过去并没有特别深刻的认识。从理论上来讲,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消费金融必然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事实上最开始并没有抱着特别高的期望。我印象特别深的是2014年,一会儿还会上圆桌论坛的王蓉晖总经理,他想做银行事业,想跟我们探讨一些事儿。中国的消费金融除了房贷以外,还有其他的消费金融吗?这是2014年的事情。但是在短短三年之后,我们发现市场的规模在迅速扩张,而且参与的机构也在迅速增长,产业的生态逐步成型。

首先简单讲一下市场的潜力,我们有一些简单的估算,但是作为大的背景,李扬院长他们之前讲得非常清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整个消费金融市场爆发的基础。反过来,消费金融的发展也促使了消费的迅速增长,尤其过去看到一些商品的销售,包括汽车的分期方面,金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存量来讲,2016年是一个具体的。

刚才李老师也讲到了中国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为什么最近互联网消费金融特别火?原来传统领域金融牌照是被垄断的,其他机构是没有太多机会进入消费金融领域,所以基本上是一个银行垄断的领域。在传统线下的商品交易当中,银行的信用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是互联网消费作为一个完全新兴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当中之前是没有商业银行或者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其中提供服务的。随着这块市场迅速扩张,显然成为了一个没有被开发的,至少没有被传统金融所占领的领域。这就是为什么随着中国互联网消费的迅速膨胀,消费金融尤其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成为一个特别热点的行业,而且从全球来看,中国的规模应该是最庞大的,金融服务的区间是非常庞大的,这是一个背景。

我们的水平是什么样子的呢?到去年年底,整个居民部门,刚才殷首席也讲了,他特别担心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是不是加得太快了。国际杠杆水平横向比较来看,居民部门的杠杆水平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尤其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还是要远远高于我们目前的水平。所以从居民部门杠杆上升的趋势来讲,我们现在还有发展空间,现在25万亿的水平,比美国差了很多。居民部门的负债当中,消费信贷部分实际上和按揭部分的规模是差不太多的,中国的按揭占绝对主导,25万亿当中大概有19万亿是政府按揭,剩下的大概6万亿是金融机构的钱加上目前新兴起的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钱。

...

全部实录请参考文后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