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首页 > 会议 > > 演讲实录——区力
Home > Metting > > 演讲实录——区力

演讲实录——区力

  • 简介:
  • Summary:
  • 4

会议综述

444.jpg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京东金融的区力,我现在负责消费者金融。刚才几位领导的讲话,我也非常有共鸣。到现在为止,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做了三年多,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所做的事情,和一些对行业的思考。

我加入京东金融之前,在金融机构工作了很多年。十年前,很多金融机构的贷款结构中,公司业务规模远远大于个人业务规模,收入结构也是如此。原因很简单,对于银行来讲,做一笔企业贷款的成本和效率要远远优于个人贷款,尤其是在审慎经营的思路下,把握好企业的风险,容易形成规模。而对个人业务,特别是信用贷款的门槛通常比较高,所以过去很多年前我们看到,国内个人信贷的占比通常都不会高于20%,如果除去房贷,个人消费类贷款占比不会超过5%。

三年前,消费金融火了起来,这背后不仅是因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红利,而且也是因为人们消费生活方式的改变,让金融服务渠道变得越来越互联网化。

我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迅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消费领域的金融供给,也能够解决金融的普惠难题,但是,做互联网金融的机构是不是都有底气说,我做的东西真的能解决“普”和“惠”呢?

普惠不是一句口号,普惠金融实际上是社会责任驱动的,是良心和道德驱动的,说到底,金融产品的定价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不是披着“普惠”的皮,做着不合理的、高定价的消费金融生意。

最近,我看到一些很不好的现象,消费金融似乎成为了P2P的避风港,在政策环境下,很多P2P公司一夜之间转型,扛起了做消费金融的大旗。最近,也有很多声音在批评一些现金贷平台乱收费的现象,有人整理了市面78家比较知名的现金贷平台,平均预期利率158%,其中,最高的年化预期利率竟然达到了598%,砍头息、变相收费、暴力催收、裸条等负面舆论层出不穷。

前段时间,我还得知以前一位老同事创业做消费金融了,打出来的广告是要招聘三十个分公司总经理,年薪三百万,说实话,我真替这位老同事捏了一把汗。

所以,我想很有必要借这个机会呼吁,消费金融要回归到普惠的本质,消费金融不是简单的放贷生意,更不是把高利贷线上化,没有好的风控、没有好的定价机制、没有惠及民生的,都不叫做消费金融。

其实,要理解“普惠”很简单,“普”的意思是普罗大众,所以,首先是能不能创造一种新的、更有规模效应的服务模式,服务更广泛的用户,让更多人受益。第二,要解决“惠”的问题,是不是成本能足够低,让用户享受到更低成本的服务,而不是付出更高的代价。联合国在2005年对普惠金融提出的定义是,用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在我看来,这个定义的关键词就是可负担成本。

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还是金融科技公司,解决普惠关键就在于解决可负担成本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成本和效率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做消费金融思考最多的问题。

在现实的商业模式中,成本结构的不同会让商业模式产生很多的变化,固定成本高而变动成本低的商业模式,是相对没有边际的,可以快速复制,这就表明,如果固定成本可控,变动成本低,一定是适合普惠金融的商业模式。

...

全部实录请参考文后附件。